T28路有个公交站叫“粮店”“结谷街”最早叫做“乙谷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仇民主收藏的城镇居民粮证。 受访者/供图

    ▲仇民主收藏的粮油证。 受访者/供图

    ▲仇民主收藏的粮票 受访者/供图

    ▲株洲首家国营粮店——西街粮店(资料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又到了夏粮收获的季节。如今,我们在商超或集市随手就能买到米粮,仿佛这是件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但仅仅回到五六十年前,拿着粮票精打细算、背着米袋子去粮店外排队,可以说是家家户户每个月再重要不过的事。

    巨大的变化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这一次,我们回溯过往,听老一辈株洲人聊聊这座城市的“粮史”。

    解放前

    株洲镇就有38家私营粮行

    湖南一直被誉为“鱼米之乡”。相关资料记载,上世纪30年代左右,全省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居全国第三位。

    不过,那个年代的种粮人往往“靠天吃饭”,粮食价格并不稳定。再加上当时口岸开放,“洋米”倾销,湘米价格跌到每石5元以下,而每石的生产成本都在10元左右。

    谷贱伤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省政府决定向外输出湘米。另一边,广州的居民平日需要购买昂贵的越南进口大米,湖南与广东之间的谷米贸易随之迅速发展。

    在此之前,株洲凭借水运交通便利优势,稻米、瓷器等贸易已位居湘潭集镇商业之首,湖南内陆腹地的谷米从株洲经由湘江运往周边各地。相关资料记载,随着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株洲铁道运输司令部专门拨运粮列车,助推本地谷米贸易业务,粮商在株洲等地大量开设米厂、粮行。相关资料记载,解放前夕的1949年8月,株洲镇就有38家私营粮行,主要集中在当时的堤升街,离火车站很近。

    1950年,株洲有了首家国营粮店

    1950年,株洲夏粮严重歉收。为了平抑粮价,这一年的10月12日,株洲市首个国营粮店在解放西街成立,名字就叫“西街粮店”。市商务和粮食局提供的资料记录,这是一间砖木结构的旧房子,面积不到20平方米,共有4名职工。虽然这家店卖的只有大米,但销量逐月攀升,1951年向机关、学校、工厂及居民销售口粮大米700多万公斤,1952年销售口粮大米1100多万公斤,平均日销售量达3万多公斤。

    1953年11月,株洲执行统购统销粮食政策,还规定全市的工业用粮和商业用粮均纳入国营粮店销售,并在港口街、结谷街、钟鼓岭、上月塘等当时的居民集中居住区新开国营粮店。1955年,粮食按计划供应,株洲市也发行了相应的粮票。

    老一辈株洲人都还记忆犹新,当年每个月带着“城镇居民粮油证”,拿着装粮食的布口袋到就近的粮店排队买米。

    粮票也不是随意流通的,比如,持株洲的粮票就不能跨市购粮,得用湖南省粮票,如果到外省出差,要凭单位介绍信换取全国粮票,否则在外地得喝“西北风”。

    株洲市文史专家仇民主对此记忆犹新,他当年在浏阳插队,回株洲时就要从生产队担谷到一个粮站,粮站划拨指标票,他才可以到株洲的粮店购米。

    仇民主收藏了不少这一时期的票证资料。据他整理记录,市镇居民粮食供应凭户口按人头分配,市镇居民定量为每月12公斤,单位职工按工种补助工种粮作为副券,重体力如建筑工、搬运工、锻工等,每月还有5-10公斤不等的补助。

    最困难的时候,口粮供应有一半是红薯丝代替。吃不饱怎么办?他托请在粮食局工作的朋友,自己不要工钱去厂里洗面粉袋,从洗袋子的水里沉淀出面粉浆,加一点盐熬成糊,当米饭或煎成饼,就有一顿饱餐,所以洗面粉袋在当时是个特别抢手的工作。

    老地名述说本地“粮史”

    1993年,完成使命的粮票正式退出市场流通,国营粮店也陆续告别历史舞台。随着耕地保护政策延续以及种粮技术发展,株洲不仅成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一个成建制水稻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也是湖南省首个建立的国家、省、市、县 四级粮食储备的市州。

    今天,我们再不用排队买粮、月月精打细算,“吃饱”成为再寻常不过的事。梳理这段历史,发现了个有意思的事:株洲长期作为粮食种植、集散重地,粮行米店等城乡粮食购销储备网络发达,也诞生了一些与粮食有关的地名。

    比如,T28路公交车向株董路方向有个名为“粮店”的公交站,这里见证了三三一片区的发展。又比如我们熟知的老地名“结谷街”,《株洲市南区志》记载,这里最早的名字是“乙谷街”,多年来关注株洲历史的“牛八”老师此前考证,当时这里多水患,附近稻田里所种水稻多产“瘪谷”,株洲方言将这种不饱满甚至空壳的谷粒称为“乙谷”。随着附近的堤升街成了粮食贸易重要区域,这里改名“结谷街”,是谓大家对丰收的期许。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