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素平
高考是棵大白菜,长年长新,而我的高考是梅干菜,随记忆风干了。在记忆中历久弥新的只有三种感受:一是条件特别艰苦,二是家人特别重视,三是高考特别重要。
1993年7月7日,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正是小暑节气。“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热啊,所以那个年代的高考,实际上顺便将体育都考了,只有身体素质过硬的才有体能完成整个高考。老师会特别叮嘱我们注意身体,并讲当年谁谁成绩还不错就亏在身体上,或吊水参考或缺考再等一年。所幸的事,我们班上50多名同学,都全程完成了高考。在此,给我们班主任和体育老师颁一个大奖。
考点不在本校,在离校约10公里的县城五中。住宿就安顿在考点附近的旅馆。每个宿舍4张床住4个人,比起在校的住宿条件要好太多。我们的学生宿舍其实也只有4张床,但有上下两层,每床再住2个,合计住16人。所以,我不仅有“同桌的你”,我还有“同床共枕的你”,至今,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如亲人般。同宿舍的大多第一次住旅馆,大家感叹不用打开水,不用排队洗澡,不担心七嘴八舌吵吵吵,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家里两姐妹,姐姐是当年的学霸。学霸姐姐像多数长兄长姐一样,没有读高中,而是选择读技校,以最优的成绩考入了当时最好的技校。我高考时,她已经在大型工厂上班了3年,享受着工业黄金时代的最后一点荣光。尽管如此,没能读大学成为她的遗憾,读大学也就承载着她自己的梦想以及对我的期盼。
高考前一天晚上9点钟左右,爸爸妈妈姐姐骑着自行车,从距离考点大概5公里的家里一起来看我。妈妈端出一碗汤,温热的,要我就热吃。只觉得这甜点略带一点酸,非常好吃,晚上睡得特别安稳,以致高考没有因为睡眠问题而影响发挥。多少年之后,在整理妈妈遗物时,发现当年夹杂在她的教案中的“二仔高考安神汤”——莲子、百合、薏仁、酸枣仁、远志、冰糖等各几克,亥时服用。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明白一个母亲无时无刻对孩子的牵挂和无微不至的关心。
高考特别重要,不清楚当年上大学的录取比例是多少,只知道身边有很多同学在复读,不是应届生与往届生的概念,是高四高五高六高七高八……我的大学同学年龄参差不齐,甚至比老师年纪更大。没办法,读书和参军是我们那个年代最最主要的人生通道,读书也是在征战,尤其是复读,有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无穷无尽昏天黑地的考试和复习,那些艰苦的岁月,是最难得的与命运抗争。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高考改变命运。幸运的是,因为录取人数不足降分录取的原因,我从一个高考落榜生秒变成一个应届大学生,因而免受复读之苦。
今年的高考距离我当年高考近30年,我也从一个学子变成学子的妈妈,成为送考家长之一。我承认,对于孩子的关爱我不如妈妈那样智慧和贴心,但对孩子的期盼和祝福是一样一样的。这30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30年,物质水平的提高超乎了我的想象,大学录取比例的提高也突破了我的想象。我想对我孩子说,即算你输给了竞争对手,但生逢其时,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只要坚定目标,坚持努力,就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