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氤氲话端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春种秋收,给养生息。节日是家国文化传统最为集中的表达方式,无论是祭奠先祖的功绩,还是凭吊乡愁记忆,亦或绵延家族谱系。这些特殊的日子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凝结着丰富的人文情感,见证了鲜活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体现了民众的生活智慧与家国情怀,代代相传,魂脉相牵。

    农历五月最重要的节日无过于端午节。最早的端午节据说是从上古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古时候人们用龙舟祭祀龙祖。战国时,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投江殉国,后世便也在这一天纪念屈原。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每年端午节前后,学校都会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带领学生学习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班队活动课知端午:老师组织学生学习交流有关端午的由来、习俗、诗词;升旗仪式展端午:快板、情景表演说端午,展示学生绘画手工作品;活动体验过端午:充分利用食堂等场地组织学生现场包粽子。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在家包粽子、做香囊,插艾叶。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分享,课后实践操作,学练结合,知行合一,让学生在趣味学习实践中回望先祖,铭记传统,弘扬精神。

    (龚景辉)

    嘿!包粽子

    1701班 贺梓杰 证号:22042561207 指导老师:杨睿彬

    星期四早上,老师就向我们班的校园记者们说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兴奋无比的事——我们要包粽子!我们像中彩票一样吹呼雀跃起来,其他的同学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午饭吃完了,我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啥时候了。“一点钟,还早呢!你安心休息!”啊,还没到,我不时地回头看看教室的钟,这半小时咋过得那么慢!不行,我坐不住了,我借口离开教室,跑向了食堂。

    十几分钟后,其他班的小记者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食堂。大家找到自己组,准备一展身手。食堂阿姨们从小推车里端出几大盆的馅料。是红豆馅!阿姨又拿出了粽叶和绳子,给我们示范怎么包粽子。她用粽叶围成一个圆锥,抓起勺子就是刷刷两下,馅儿就到圆锥里头了,之后把圆锥封个口,再把线缠上,一个精美的粽子就做好了。

    大家看得入迷,便开始动手自制粽子。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那粽叶一到我手里,就开裂了,那米粒和红豆就从裂缝里钻了出来。好不容易,在大家的帮助下,裹成了一个,可像什么呢,角没有角,长又不长。大家没一个做得像样,再看看阿姨包的棕子四四方方,端端正正,而我们包的个个歪七扭八。

    尽管大家做得不好看,但也是用了心,大家也当成宝了,全都装在口袋里,准备带回家。这次包粽子的活动也太有趣了,希望下次端午节,还能举办这个活动!

    五月五 棕叶香

    1705班 肖轶茁 证号:22042561306 指导老师:周洁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校园记者活动又开始了,正当端午,必包粽子,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那就是包粽子。我唱着歌谣迈着阔步走进了喜庆的食堂。

    食堂里红的红,绿的绿,粽叶、糯米、棉线,样样俱全。同学们簇拥在一起,共同感受包粽子的快乐。此刻,“粽”的海洋使我挪不开眼、沉醉其中。

    我时而探探小脑袋,时而学着操作。迫不及待地拿起了棕叶,按照老师教给我的方法,将棕叶卷成类似锥形的样子,像一个冰激凌蛋筒,看着便觉得甜滋滋的。再用勺子将糯米装进棕叶里,用大拇指用力地压了压,谁知,那棕叶如同调皮的小孩子一样,左摆右晃,哗啦一声,哎呀!那糯米从细小的缝中跳到桌子上。唉,太难了!我并没有放弃,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果然,不一会儿,一个三角形粽子就此诞生了,只差最后一步了,我取来了一根棉线,左缠右绕,勉强打了一个结,我终于包好了,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同学们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这次包粽子让我学会了制作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粽子,此次活动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从中也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要自己动手才会有所收获。

    自己包的粽子最好吃

    1811班 李晨萌

    证号:22042561224

    指导老师:江智星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今年的端午是特殊的,二中附小的校园记者组织了一次包粽子的活动,对于我这个爱吃粽子,却没包过粽子的人来说,别提有多高兴了!

    走进食堂,看到满桌绿油油的粽叶和雪白的糯米,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包粽子啦!我拿起两片粽叶,学着他们的模样。先捏起两片粽叶轻轻一卷,卷成了一个漏斗形。接着,把红豆馅的糯米放进漏斗里,再用勺子把糯米压得严严实实。咦?有东西从我手里一粒粒地往下掉,我慌忙低头一看,原来漏斗下面有个“小洞”,糯米正像沙子一样往下掉。我赶紧把粽叶拧紧,重新加了一些糯米,再次压实,用粽叶封上口。看到大家都快包好了,我有些着急,手忙脚乱地拿起一根绳子,左绕一圈,右绕一圈,总算把粽子“五花大绑”捆起来了,大功告成!

    把粽子小心翼翼地带回家,外婆蒸好,我迫不及待咬上一口,甜滋滋,软糯糯,果然自己包的粽子最好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五月粽

    1702班 罗然

    证号:22042561283

    指导老师:郭平

    五月五,洗粽叶

    包角黍,炊烟起

    一个仙子里边坐

    身着碧绿蓑衣

    一条龙,水里游

    敲起鼓,撼天地

    驼着仙子来竞赛

    仙子变粽子

    “扑通”一声扎进水

    十里棕香四溢诗情

    端午节包粽子

    1706班 易筱涵

    证号:22042561319

    箬竹芬芳飘远行,浓浓爱意留心田。

    今年端午节,学校举行了包粽子比赛,活动前,老师们早早准备了糯米、粽叶、红枣等食材。开始包粽子了,老师们手把手地教我们包粽子:一折叶、二盛料、三压实、四包裹、五捆扎,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粽子制作的全过程。大家听得认真,学得仔细,逐渐从生疏到熟练。通过老师们的指导,我们很快掌握了包粽子的方法。雪白的糯米,青青的粽叶,包裹着爱和关怀,缠绕着情和鼓励,传授着知识与道理。

    我太喜欢这样的活动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来之不易的食材

    1707班 赖诗宸 证号:22042561321

    “啊!我的漏了!” “你看我包的,厉害吧!”“天哪,这也太难了吧?”食堂中传出来声声叹息和抱怨的同时,也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今天是我们校园记者开展的包粽子活动。

    可能太过期待吧,午休时就迟迟无法入睡,直到杨老师小声提醒我们可以去参加活动了,我的心就同我的步伐一起飞扬了起来,一下子就到了食堂。

    我们在食堂找到自己的位置后,就安静地等待阿姨发食材,可是等啊等,一分钟、两分钟,我觉得时间过得也太慢了,食堂阿姨好像有意和我们作对似的,其他桌上都有就我们这桌没有。就在我开始不耐烦的时候,旁边班级的同学说:你们的食材都在我们这儿呢!闻声,我们十个小记者飞一般地跑过去,我很幸运地抢到了一个好位置。

    知道有这个包粽子的活动后,我就在家里看了很久的视频教程,可是真到开始包的时候,我的脑中却一片空白。我只好凭着感觉,任由着手随意操作。经过我的努力终于包了五个长粽子,可却让手上多了一种难以洗掉的油味!我的衣服也像是刚从泥巴地中出来的一样,让我狼狈极了!

    尽管这第一次包粽子的经历不是那么美妙,让我像只沾满泥巴的小猪,回家还被妈妈和爷爷说了一通,但是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食物来之不易,请不要浪费和破坏他人的劳动成果。

    我喜欢这次活动,我喜欢包粽子!

    第一次包粽子

    1704班 仇小凡 证号:22042561303

    听到老师宣布我们校园记者有一次包粽子的活动的消息,我激动万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

    活动当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学校食堂,食堂飘满着浓浓的粽叶味和糯米的清香,活动氛围非常浓厚,我和我们班的校园记者一起坐一桌,看着桌上摆放的青青的粽叶、红红的豆馅和白白的糯米,让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亲手包粽子啦!

    首先是食堂阿姨给我们做示范,只见粽叶和糯米在她手里三下五除二就成了一个精巧而可爱的粽子,赢得我们阵阵赞叹。她告诉我们,包粽子最重要的是把粽叶的漏斗形折好,馅不要放太多也不能太少了,粽子饱满一点最好看。

    看完她的示范,终于轮到我们自己亲自动手了,首先,我挑了一片完整的大粽叶,然后学着阿姨的方法再把它卷成类似漏斗一样的三角锥形状,我仔细查看了一下,因为角尖可不能有漏洞,不然等下装的糯米会漏。接下来可是最讲究的一步了,放糯米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放多了会挤漏,放少了会扁扁的不美观。最后就是把粽子每个角包住,先捏住粽子的两个角,再对折起来,然后用线绳缠起来,就包好了。正当我拿起粽子在同学面前得意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角不停地漏米,原来是漏斗尖散开了,老师看到了,笑着对我说:“小凡,你包的粽子挺可爱的,包裹粽叶的时候再用力一点就行,你再尝试一个。”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又尝试包了一个,这次我卷粽叶的时候把尖尖卷得紧紧的,边卷边向上延伸,糯米和豆馅放好了之后也要压紧压实,线绳要用力捆紧。我按部就班地又包了一个,果真成功了,老师还给我拍了一张好看的照片。

    看看桌子上亲手包的一个个可爱的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想它的味道肯定也是极美味的!

    (本版图片由校方提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