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纠结“偏怪难” 务必争取“步骤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高考进入倒计时,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分?昨日,记者采访我市部分高三名师,大家一致的意见是:不要纠结“偏难怪”题目,保证基础知识不丢分,难题力争“步骤分”。

    有老师指出,每年高考后对答案时,不少考生都会遗憾地“拍大腿”——错题又是自己曾经错过的。

    以数学为例,老师建议,考生可以多查看以前记录的错题集,特别是那些做错很多次的题,要格外留意。考生可以带着这些错题回归书本,总结出错原因,巩固这方面的内容,力求不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其次,还可加强能力创新题训练。数学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知识的交汇点命制能力试题。这样的题其实也并不一定是难题,但它具有良好的层次性和区分度。

    今年是湖南新高考的第二年,去年,不少高考生感觉理科类试题偏难。采访中,多位老师认为,今年试卷难度应该与去年相仿,不会有明显变化。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尤其是理科类科目,一些难题就是用来区分考生能力的。所以,考生要端正心态,而且要有一种打硬仗的准备。

    考生可以再看看模拟试卷,训练自己的答题感觉和考试应变能力及答题策略。特别要注意的是,考生此时不要再去纠结那些偏、怪、难的题目,因为不一定会碰上,而且会耽误不少时间,甚至影响信心。

    在应考和答题技巧方面,多位老师则认为,要学会放弃、舍得放弃。首先应保证基础知识不丢分,对于难题则做到少失分,特别是理科要做到靠前的解答题不丢分。

    另外,高考理科各科目试卷一般都会出现几道难题,对于一些考生来说很难解答,这就要求考生要敢于放弃。比如试卷最后一题的第三问,不是特别拔尖的考生没有必要纠缠,而是要保证其他题目的准确率。由于评分是根据解题步骤给分,对于问答题,即使考生没有给出最后的答案,但将自己熟知的步骤写出来,也能得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