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一经面世就被奉为无油煎炸的神器。但有不少声音称,空气炸锅制作出来的食物“丙烯酰胺”含量超标,有致癌风险。空气炸锅烹饪的食物是好吃又健康,还是增加了致癌风险?记者采访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曾婷,听听她怎么说。
空气炸锅是否会致癌?“简单来说,可以将空气炸锅理解成用空气代替油来对食物进行炸制。锅内顶部的空气加热后,用内置大功率风扇把热气进行急速循环,带走食物表层水分,使其变得酥脆,可达到煎炸效果。但它和其他锅具一样都是烹饪工具,只要符合生产标准,不烹饪有毒、有害物质,其本身谈不上危害健康。”曾婷解释说。
为什么空气炸锅制作出来的食物“丙烯酰胺”含量超标?曾婷表示,丙烯酰胺的确是一种潜在致癌物,经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估后将它定位为2A级致癌物,但仅仅指其对人体有理论上的致癌性,临床实验证据并不足。而在加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时(一般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烹饪温度超过120℃,就会产生丙烯酰胺类的致癌物,难以完全避免。但这也恰恰说明丙烯酰胺的产生源自食物本身以及高温烹饪方式,并非空气炸锅本身。
也就是说,即使不使用空气炸锅,用普通锅具对食物进行高温煎炒、油炸、红烧、烤等,也可能产生丙烯酰胺。
如何尽可能减少丙烯酰胺的产生?曾婷建议,日常做饭时,烹饪温度不宜过高,加热时间不要太长,尽量多蒸、煮、炖。同时要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因为食物多样性饮食可以减少患癌风险。在购买空气炸锅时要选择正规厂商,尤其是一些注重温控设计的空气炸锅。
此外,曾婷还提醒,除了烹饪过程中注意温度控制,要避免进食正处于高温发烫的食物。若总是“趁热吃”,也可能会对食管黏膜造成灼伤,长期如此容易引发炎症,诱发食管癌。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