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执法整治乱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车辆变身“流动广告栏”。 记者/伍靖雯 摄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5月31日,由市创文整改办牵头组织,市城管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文旅局以及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创建文明城市集中整治第五次联合执法,根据前期摸排以及市民反映的问题,到凿石路、博古山路、南泉东路、栗雨南路、湘山路以及金华路,对沿线车辆违停、乱贴乱挂、餐饮店卫生情况等进行劝导和执法。

    此次行动,共处置违停车辆149台,规劝乱停乱放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79台,拆除遮阳伞25把,走访检查经营户330家,劝导出店经营门店83家,拆除车厢上的违规移动广告1起,规范打字复印店2家、网吧5家。

    玻璃门成“花脸猫”,汽车成“流动广告栏”

    “做得好!就该把这些商业广告清理掉,好端端的玻璃门都成‘花脸猫’了。”昨天上午8点,市民何先生在博古山路看到,城管执法队员要求商户将贴在门上的6张商业广告海报清理掉,他认为这是为市容市貌做的一件好事。

    商业广告乱贴乱挂的问题,在此次联合执法中较为明显,而且可以说是“花样百出”。比如,湘山路、博古山路沿线的一些零售或餐饮门店在店外拉起横幅广告或立式广告牌;栗雨南路的人行道旁,甚至有汽车变身“流动广告栏”,车厢上挂满颜色醒目、加大号字体的商业广告,违停在路边吸引消费者。不管是哪一种,都对市容环境造成破坏,也违反了相关法规。

    此次执法过程中,执法队员向存在问题的商户讲解了《株洲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相关法规,并协助对违规设置的广告进行拆除清理和搬移。市城管局执法支队还联系了区城管、相关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单位,督促他们主动对接存在问题的门店单位,因地制宜采取设置集约式招牌等方法满足商户合理需求。

    公共空间被肆意占用,非机动车“见缝插针”

    商业街区、居民区外的公共空间,被临街门店肆意占用的问题明显,且伴生了环境卫生脏乱等问题。尤其随着夏季到来,商家们开始把休闲桌椅、冰柜、摇摇椅等设施摆出店外招徕顾客,将公共空间当成自家地盘。

    记者跟随联合执法组在美的瀚城小区外的一处空地上看到,一字排开放着五张桌子和坐凳,香蕉皮、带油渍的塑料碗筷就随意摆在桌上,地上也有废纸等垃圾无人清理;而在康桥美郡小区附近,“爱玛”电动车店和“梵花里花艺”店都将店外的公共道路当做商品展示区,占道经营问题明显。

    非机动车“见缝插针”随意乱停的问题,也较为普遍。“我是觉得停在自家店外安全也方便,不知道违规了。”联合执法中,有多名乱停非机动车的车主表示,对相关法规不知情。就此,联合执法组表示,将加大对《株洲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宣传普及,并通过疏堵结合等方式,引导非机动车有序停放。

    餐饮店卫生隐患多,宠物违规进厨房

    餐饮门店没有落实消毒制度、“三防”设施不齐全等问题,亟待强化监督管理。

    “请问店里的消毒柜在哪?”金华路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随机走进“二龙烧烤”、“鸿牛山宝常德牛肉粉面”等餐饮店,发现这两家门店都缺少消毒设施,且不管是送餐人员还是厨房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不戴口罩等问题。在“二龙烧烤”店,执法人员在二楼的餐饮加工区看到,一只狗被随意拴在厨房的冷柜旁,一名男子在烤架旁赤膊操作,卫生隐患重重。

    此外,此次执法队员检查发现,多家餐饮门店内未见公勺公筷等文明宣传标语以及禁烟相关标志标识。

    对于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都逐一记录并依据属地管理原则移交给相关单位。接下来,联合执法与“回头看”工作还将持续进行,强力推进问题整改解决。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