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再次明确今年医保领域的改革目标。
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
任务明确,继续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并扩大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350个。这意味着,药品集采将继续扩围,进一步挤压药品带金销售的空间,扩大老百姓受益面。
三年来,集采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国家累计6批集采共采购234种药品,平均每个省份药品集采品种累计已达50个。国家医保局此前也已经明确,药品集采将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
集采不仅实现被采购药品的降价,同时也对药品市场产生鲶鱼效应。从国家医保局开展的药品价格监测数据看,2019年和2021年这两年,药品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年均达到7%左右。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医疗服务价格是重要的民生价格。任务明确,各省份2022年6月底前印发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文件,年底前将医疗服务价格调出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目录。
此前,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明确通过3至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
2022年,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将指导地方科学设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触发标准及约束条件,年内开展1次调价评估,符合条件的及时调价。
推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为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任务明确,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在全国40%以上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工作,DRG付费或DIP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30%。
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个人负担。2019年以来,30个城市的DRG付费国家试点和71个城市的DIP付费国家试点先后启动,在放缓医药费用增速、规范医疗行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2022年,将继续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更好覆盖基本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
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面,进一步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据新华社)
速看天下
●针对美国近日涉台消极言论,柬埔寨首相洪森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意图挑动台湾“独立”十分危险,呼吁各方尊重中国主权,不要火上浇油。
●据路透社消息,5月29日,德国财政部长表示,德国计划修改宪法,以批准1000亿欧元(约合715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防预算,作为对俄乌冲突的回应。
●当地时间2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疾病信息通报,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5月13日至26日期间,已有23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上报了257例猴痘确诊病例,还有约120例疑似病例,尚未报告发现死亡病例。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29日报道,当地时间28日深夜,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丈夫保罗·佩洛西因涉嫌酒后驾驶在加利福尼亚州纳帕县被捕,目前已获保释。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