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字,在现代社会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汉字,基本义是“查核、考试”,或“提出难解的问题让对方回答”。如:考核;他被我给考住了。
有意思的是,如果追溯到其甲骨文字形就会发现,这个字实际上是个名词,意思是“老人”。
“考”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比较直观而形象:一个弯腰弓背、老态龙钟的人,他面朝左边,伸手挂着一根“丁”字形的拐杖,踽踽独行。古人在写这个字时,特别突出了他那一头长而松散的头发。
“考”在古代社会,一般都是指男性的老人,由此,它被引申为“父亲”之义。后来,“考”又成为对“已故的父亲”的敬称。如《礼记·曲礼》:“生日父,死日考。”
由于老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督促下一代人,他们的典型动作,即为用拐杖敲击地面。所以“考”又被引申为“考察”“审查”“推求”“研究”“敲击”“敲打”等义。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