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文解字

    “说”就是“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释”就是“解”;“解”就是“判”;“判”就是“分”;“分”就是“别”;“别”的本字是“剮”,原意为“分解”。绕了这么一圈儿,好像更明白作者话里话外的心思了——“说”就是“言语”,仿佛用刀把牛角剖开一样,有言兑(即“说”)和谈说(即“语”)之分。用嘴巴直接说自己的事情是“言”,回答他人的问题、阐述自家的认知是“语”。

    作为文体的“说”,千百年来鲜有佳作,不过唐代韩愈的《师说》《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罴说》、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苏东坡的《日喻说》、陈亮的《西铭说》等十余篇。

    “说”还是一个多音字,如韩非子的名篇《说难》,此处的“说”一般读作“ ”,指的是游说。再如《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处的“说”通常读作“悦”。又如《诗经》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此处的“说”,大多读作“脱”,当解脱讲。若按刘勰“致远方寸”的“说”来,不少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了……正所谓:“不可说时无可说,当年人事未销磨。风云又见今朝会,开口如尝味几何。”

    (摘编自《北京晚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