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能解郁结 酒自消沉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王航湘

    好诗亦酒,好酒亦诗,这是读到刘克胤旧体诗的第一个感受。读刘克胤的诗,即使诗不写酒,亦如痛饮佳酿,酣畅淋漓,百骸舒坦,万愁消融。

    诗人洛夫说,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半斤酒来。刘克胤的诗,真要拿去压榨,又会淌出多少“诗酒”或“酒诗”呢?

    读诗由里及表,读到好诗,从心灵的共鸣,最后沁润到通体的愉悦;喝酒由表入里,喝到好酒,从感官的刺激,最后沁润到心灵的舒畅。“诗能解郁结,酒自消沉疴”,读刘克胤吟酒的诗,真是双重享受。

    诗贵乎情,情贵乎真。喝酒缘起于情,尽兴于真。刘克胤写诗性情真,喝酒也是真性情。

    刘克胤吟酒的诗,关涉喝酒的各个环节。邀饮时可说:“春醪新涨价,还饮一杯无。”劝酒时不妨来句:“白日依山尽,欢歌趁夜长”;喝到痛快处当颂:“半斤恰一口,二两才湿唇”。就是一个人偷着喝,也可念念:“世上凡几物,能比酒芬芳”。

    好酒而不为酒所害,当学学刘克胤的《高人》——“好饮且善饮,方能称高人”。酒品好:“无须再三劝,不必霸蛮筋”;酒量佳:“半斤恰一口,二两才湿唇”;真爱酒:“餐餐不可断,天天念此君”;不醉酒:“谈笑自如故,步履稳而匀”;可长寿:“我家五公公,饮中存一心。八十三岁去,一脸笑吟吟”。

    上了酒场,不扭捏作态,不借酒发疯,方可算得上同道中人。刘克胤诗中有言:“美酒如美色,何苦受其累。百年驹过隙,徒然望项背。”这是酒中真言,好饮者当细细品之。

    刘克胤无事不可入诗。“酒杯虽觉浅,古井未及深”,这是爱酒;“睦邻解风谊,卮酒每见欢”,这是访邻;“寻常一壶酒,能卖几多痴”,这是偿诗债;“形影自相怜,有酒即相慰”,这是感怀;“意下不拼酒,樽前已忘年”,这是会友;“谁解唯余恨,时难共一樽”,这是悼亡;“事往人何意,兴来酒一杯”,这是卸任……

    刘克胤曾结诗为《三新集》。何谓“三新”?他在自序中说,一曰新韵,二曰新语,三曰新事。“中宵人去后,酒醒一灯眩。寂寞作蛇行,生生咬肠断”,这是新韵;“平生好读书,独处不无聊”,这是新语;“沙尘暴千里,海啸高万寻”,这是新事。其实还有一新,他诗中所蕴含的思想,也是现代的。但他的诗读来为何不像新诗,还是那么古意外露?我以为,除了形式是古体外,其架屋的技法,搭桥的意象,也仍然是传统的。

    读刘克胤诗当从整首来读。他不刻意写工对,作警句,也不过于在意偶有的违反格律,甚至有时孤平也不去管它。他所经营的,是气韵的浑然,是情感的通畅,即目状景,即心抒情,当起则起,当止则止,从不拖泥带水。

    十一

    中国诗词从四言而五言而七言,而长短句,越发展越繁复,越发展越讲究。不是说这变化不好,最大的功劳是把诗人的门槛拉低了。只要学会了作诗的规范,稍微懂点锤炼功夫,即使诗才缺乏,以学为诗,以文为诗,甚至玩玩文字游戏,也能写出像模像样的诗来。但屠龙刀炼成了孔雀翎,看是好看,有时总觉得不如一刀下去血肉分明。刘克胤作诗,就不玩太多花样,如喝酒独喜烈性的,从五色中直取本色,这才是诗家态度。

    十二

    什么是诗的本色?就是刘勰主张的朴素自然。明代的唐顺之说:“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以为上乘文字。”读刘克胤《自省》《中岁》《向老》诸诗,此言足以当之。

    十三

    本色意味着回归。对刘克胤来说,这种回归是回归初心,回归生活,回归土地。这是一种眼睛朝下的态度,这是一种观照内心的状态。“明心独爱月,时病赖谁言”,用他的话来说,写诗就习惯摹写世相、记录良心、抒发情感。就此一论,高出时下大多数诗人不止一筹。可笑那些所谓的诗人,且不论世相良心,就连写自己的情感都似是作伪。

    十四

    喝酒讲酒品,论诗讲诗品。读了刘克胤写的酒诗,纯然如喝了一壶陈年老酒,不醉是不可能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