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株机》:与时代共进 与城市同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策划/邱峰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高晓燕 通讯员 张灿强 李翔

    老工业城市的成长细节,就藏在那些有年份的厂报间。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厂报《株厂工人》(现名《智慧株机》),创刊于1955年,比株洲升格为地级市的时间还早一年。68年来,她陪伴了中车株机每一次的改革和进步,也记录一代代株机人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事业献身的光荣事迹,更成为田心片区、株洲城市巨变的记录者、见证者……

    铭记辉煌,开创未来,纸间的一词一句,都承载着株机人对未来最深切、最美好的期盼。

    这份报纸曾经历8次更名

    红色的苏式建筑,移动的铁质档案柜……走进中车株机公司档案楼,这里有保存最完整的中车株机厂报,甚至部分已经是孤本。

    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审议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成为国家稳固发展之本,迫在眉睫。中车株机公司的《株厂工人》报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诞生,成为全方位记载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

    “本报的编辑方针是面向工人、面向生产、面向车间,直接为生产服务,以保证质量良好的机车车辆为运输服务。”1955年4月19日的创刊号上,清楚记录下株机人的办报初心。

    “中车株机起步于1936年,而厂报创刊号则办于1955年。”厂报现任总编李林子阐述了这段历史。1936年,以“铁道部株洲机厂筹备处”的名字,中车株机打下湖湘大地机车车辆工业的第一根桩基。但此后十余年的战火连绵中,这颗民族工业的种子未能正常发育成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重获新生。

    《株厂工人》诞生之时,正是中车株机火热恢复重建的时期。大家伙意气风发,干劲十足,誓要闯出一片新天地。创刊号上,一篇名为《俱乐部举办原子能通俗讲座》的200余字文章,就记录了这种高昂的建设情绪。当时,中车株机还只是一个修理蒸汽机车的工厂,而一场有关原子能的知识讲座,居然吸引了1500余人积极参加、主动了解。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劲,也成了一代代株机人坚持至今的精神底色。

    68年间,这份初定名为《株厂工人》的厂报,先后经历了至少8次更名,如《铁龙》《火车头》《九方周报》《九方时报》《电力机车报》等,其中《电力机车报》名称沿用最久。

    “每次更名都是根据生产经营的重大调整而进行。”李林子回忆,比如更名《九方周报》之时,公司有计划整合旗下数十家子公司,成立九方集团。后因企业发展形势变化,未能成行,但“九方”二字,如今仍被田心周边企业单位所沿用,比如九方通讯、九方监理、九方宾馆、九方小学等。

    无论名称怎么变化,厂报办报初心、宗旨始终没变——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服务企业、传承文化。株机人热烈而扎实的办报经验,还曾成为全路市场企业学习的典范。

    如今,中车株机子公司多点布局海内外,而厂报也跟随企业发展的步伐走出了株洲。“不仅覆盖了本部所有高中层管理者、职能部门业务组、一线生产班组,还会定期邮寄给省内外以及海外子公司。当然,我们也有电子报。”李林子说。

    每一次的进步她都“记”得清楚

    2021年,在中车株机公司创建85周年之际,根据省、市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相关要求,中车株机公司党委决定对公司报进行更名和改扩版。

    去年6月1日,厂报以《智慧株机》的全新身份正式发布,由原来的八开黑白报,升级为对开4版彩印。为此,中车株机还特意举办了一场题为“初心永不忘,携手新征程”的报展活动,遴选出包括创刊号在内的23个合订本,展示厂报记录与见证企业发展的过程。

    在泛黄发旧的纸页中,那些光辉的历史被再一次回顾。

    1958年12月31日的《株厂工人》,刊登了工厂当年在生产方面取得的成就,其中就有中车株机和湘潭电机厂共同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6Y1型。仅这一年,中车株机的新产品就达到了61种。

    1999年10月1日的这期厂报,详细记录总结了公司在电力机车领域内实现的四大跨越——从直流到交流、从普速到高速、从普载到重载、从引进到出口,以傲人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华诞献礼。

    2002年3月29日,这期报纸详细记录了公司中标上海地铁明珠二期车辆工程的信息。自此,中车株机正式拥有了第二产业。大家热血沸腾,挤在厂门口热烈欢迎外出投标凯旋的团队。定格在报纸上的那张照片,人人脸上都笑容洋溢。

    厂报也见证了国家领导人对公司的殷切关怀。

    2011年3月25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视察中车株机。2017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中车株机南宁产业基地,留下了“加大自主创新”的谆谆嘱托,为企业前进之路指明方向。2014年7月11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中车株机,勉励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如今,多位国家级领导人到访过的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25号台位,已经成为中车株机名副其实的“网红”。

    历史在记录中完整并丰满着。当再次翻开这些报纸,顽强拼搏的株机精神从纸面上跃然而出。

    满满的情谊都浸润在纸间

    在一期期厂报间,最动人的永远是人的故事。

    厂报第四版副刊,是厂内文学爱好者们的乐土。为此,公司还成立了成才文学社,更在内网论坛上孵化出成才文学版块,供大家相互交流。

    “我和妻子的初识也是在论坛上。”中车株机职工麻扶波说,而第一次在公司公寓见到岳母时,当天桌上摆着的报纸上恰好登载了自己写的一篇散文。铅字的力量加上厂报通讯员的身份,让他在女友家人面前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促成了这段良缘。

    与厂报有过30多年交集的退休员工孙翔,也是从这里对创作产生兴趣,并渐渐从爱好变成一生的追求,与相识、相知、相聚的一群年轻人共同成长,作品从幼稚到成熟、从单一到多类,相继在厂报、市报、省报乃至国家大型刊物发表。“在员工看来,读厂报成为一种习惯,尤其是那些退休的老同志,通过厂报分享公司成功的喜悦,也憧憬着公司未来的发展。”他说。

    “厂报更是优秀员工的展示阵地。很多年过去了,许多老同志仍以当年事迹曾被见报表彰为荣。”李林子感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模糊了字迹,而那份情怀却如陈酒一般愈发浓郁。

    她记录了:从工人阶级好战士刘昆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周清和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观礼的荣誉传承;从“落车大王”路克难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从湖南省劳动模范曾艳梅到全国三八红旗手高楠的劳模精神代代相传……

    “如果没有报刊,那么这些细微的星光,是否会被淹没在时间的银河中呢?”在参观完厂报展后,中车株机员工于倩感慨地说,正是千万个像许阿荣、黄永辉这样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人,才有了公司那么多项“第一”。公司报的记录,为大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星移斗转初心不变,时代峰峻激情满怀。一份报纸里不仅有日月和春秋,还有梦想与远方。如今,新的厂报正承载着新的使命,在建设“智慧株机”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车株机厂报创刊号。企业供图

    ◀展示厂报现场,中车株机职工在认真读厂报。

    企业供图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