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希望小屋”。 记者/谢嘉 摄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谢嘉 实习生/吴倩 通讯员/陈紫萱)崭新的书桌、粉红色的窗帘、漂亮的公主床……一个多月前,破旧小屋里还堆满了杂物,现在改造成了焕然一新的“希望小屋”。荷塘区13岁的小美(化名)说:“从来没想过能拥有这么漂亮的房间”。
4月22日,我市举行“希望小屋”项目捐建仪式。仪式上,爱心企业湖南亿都控股有限公司捐建12间“希望小屋”,帮助困难家庭儿童打造独立成长的空间,改善生活学习环境。
今年计划再建30间“希望小屋”
13岁的小美是不幸的,父母在她未满月的时候就离异了。如今,体弱的父亲在外打零工,72岁的奶奶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家里的生活靠低保帮衬着。
小美家住荷塘区,约三十平方米大小的老房子十分破旧。一直以来,她都和奶奶睡在一起,家里虽有间小空房,但堆满了杂物,也没钱购置家具。在团市委广泛发动下,湖南亿都控股有限公司认领、捐建了小美的“希望小屋”。今年3月,小屋如期建成。因为房间朝南,施工方还贴心地装上了空调,桌子上的台灯和地上的盆栽,让小屋十分温馨。
“原本以为能有个学习、居住的地方就行,没想到改造得这么好。”小美的奶奶说,孩子特别喜欢这间小屋,每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在房间坐一会儿,写完作业就会把书桌擦干净,生怕弄脏了。小屋建成以后,小美非常开心,比以前开朗多了。
在株洲,越来越多的被困难孩子视为奢望的独立小屋,如今正通过共青团“希望小屋”关爱项目成为他们现实的温暖之所。2021年“希望小屋”关爱项目,共青团株洲市委筹集30余万元资金,建成首批“希望小屋”14间;2022年“希望小屋”关爱项目,计划再建30间。
将“希望小屋”关爱项目打造成品牌
爱心企业相关负责人汪俊表示,按照计划,公司每月会建成1间“希望小屋”,帮扶对象遍布全市。不仅是摸排走访、募捐和房屋改造,爱心企业也会联合志愿者、社会组织,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让孩子们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成长转变。
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推动“希望小屋”关爱项目,通过项目化运作、组织化动员、社会化筹资、标准化建设、常态化服务,探索建立党政支持、共青团主导、社会参与、志愿服务跟进、基层群众受益的希望工程项目运作新模式,将“希望小屋”关爱项目打造成新时代希望工程的品牌项目。
在做好“希望小屋”建设、硬件配备的同时,团市委持续提升贫困青少年成长关爱志愿服务水平。今年以来,通过希望工程“一元捐”及“希望工程1+1——幻方助学计划”,已筹集资金488000元,累计资助困难学子48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