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连任,对法国和欧洲意味着什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4月24日,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出席选举后的庆祝集会。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法国内政部25日凌晨公布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统计结果,现任总统马克龙获得58.54%的有效选票,获得连任;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41.46%的有效选票。

    和五年前一样,法国总统选举决胜轮再次上演“马克龙-勒庞”对决,法国人再次选择了马克龙,放弃了代表民粹主义的勒庞。现年44岁的马克龙成为继前总统希拉克之后,又一位连任成功的法国总统。然而,本次大选出现的高弃票率、民粹主义崛起等问题,预示着马克龙未来执政之路充满挑战。

    马克龙2017年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曾导致深层次社会矛盾被激化,民意支持率一度跌至23%的历史低点。但他在任期后半程调整施政策略,加之法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最终使他成功连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慕阳子指出,马克龙任期最后一年聚焦安全、环保、经济复苏等议题,满足了民众在经济与就业方面的普遍期望。虽未完全履行其改革承诺,但他推行的搞活劳动力市场、降低企业税负、扶持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政策已初见成效。

    从马克龙3月公布的竞选纲领来看,他连任后将保持第一个任期政策的连贯性,对内推动经济、就业、科研、能源、国防、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对外打造“更加独立自主”的法国,提升法国在欧盟的领导力。

    法国今年上半年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欧洲战略主权”建设和申根区改革等多项计划,马克龙的连任将给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利好。未来五年,马克龙将延续一贯政策,推动欧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欧洲脱碳的经济解决方案,并继续推动欧洲共同防务建设不断取得进展。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马克龙始终主张在“诺曼底模式”框架下通过谈判解决危机。预计马克龙连任后仍将是欧盟方面劝和促谈的主要力量。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成功连任,但与五年前相比,马克龙和勒庞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的得票率差距大幅缩小,表明代表民粹主义的法国极右翼势力强势崛起,这一力量将成为马克龙今后执政的重大挑战。

    法国多家民调机构的调查显示,此次大选第二轮投票的弃票率高达28%,法国人用弃票的方式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

    慕阳子表示,目前在法国国内,疫情和俄乌冲突使国家财政再次陷入高债务、高赤字旋涡,政治极端化、社会碎片化趋势继续加剧,解决医疗、环境、移民、治安等民生问题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在外部,面对美国掣肘和复杂的国际形势,马克龙推动的欧洲战略自主也面临更大压力。

    (综合新华社报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