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芜杂的当下 你还有阅读的习惯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策划、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罗小玲 罗春娇 张欲晓

    419新媒体编辑传播部办公室的同仁,每天和各路新闻打交道。浏览新闻、选稿之余,忍不住会唠唠几句。大伙一合计,不如借助网络突破一下边界,和读者一起分享对新闻的看法和想法,于是就有了“419说”这个栏目,希望读者们能喜欢。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这一次,我们来聊聊读书。

    跟女儿一起阅读

    □麻将只糊一坨·妈妈

    工作之后,好像没有正儿八经看过什么书了。非要说读书的时间,大概是与女儿在一起亲子阅读。

    女儿很小时,我就迫不及待买了很多书。由于她还不识字,大多数时候是我读,她听。女儿最喜欢的是一本触摸绘本,叫《我爱你,妈妈》。绘本的文字极少又简单,我会一边带她阅读、摸插画,一边学着书里的熊妈妈,抱抱她、亲亲她。女儿识字之后,偶尔还会把这本书拿出来翻翻,央求我像以前一样带她阅读。阅读,是我和她之间的一场温情互动。

    后来,女儿迷上了《哪吒闹海》《宝莲灯》等神话故事,每天放学,脱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翻翻这些书。有时候,她不再满足于“看”,还要“做”。比如翻看《哪吒闹海》时,她会“装备”上混天绫、乾坤圈、火尖枪,模仿着哪吒的语气和动作打“龙王三太子”(孩子爸倾情出演)。阅读,是她有趣的奇幻世界。

    现在,陪女儿阅读的任务落在了孩子爸身上,他会在睡前给她读一读《三国演义》,尽管我觉得可以看些女孩喜欢的童话,他却认为“读书要读经典”。难得的是,女儿听她爸分析书中描述的战争局势、人性特点,倒也津津有味。阅读,是互相感染的不断提升。

    在我看来,一起阅读的时光,于孩子,是成长过程的一种体验;于家长,是一场自我修行。

    在阅读中“逃离”

    □419二孩妈

    家有二娃,鸡飞狗跳是日常。所以,读“大部头”对二娃妈来说挑战太大,还是通俗浅显的读物比较适合吧。

    今年翻了丰子恺的《万般滋味 都是生活》、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两本散文集。这两本书都是作者记录身边日常或经历,身边的白鹅、孩子们、吃酒、吃瓜子……一个世纪前的日常,在丰子恺细腻的笔触下铺陈,我有时感慨于作者的思绪万千,有时则共情于他对生活的诚实。

    《这些人,那些事》一书中,一则则小故事,可以让人窥见几十年前台湾的社会生活状况,《未遂犯》《情书》等篇目中出现的反转则可以看到人性的多面复杂。

    工作、带娃之余,读读别人笔下的故事,可以让自己暂时逃离日复一日的琐碎日常。比起旅游等途径,读书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逃离”方式。

    当然,生活无处可逃。张德芬说,快乐幸福的真正途径是向内探索。于是我翻开了她那本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把个人成长修行之路放在了女主人若菱身上,同样需要面对职场、家庭、自我成长的挑战,所以这本书读来还是很有共鸣。在读完《遇见未知的自己》后,我追本溯源打开了《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的标题确实给到了我力量。

    人到中年,没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求随着年岁增长,有书籍滋润,能在生活中多一分智慧从容、多一分通透,少一些纠结和怨怼。

    总要读点什么才好

    □419健身达人

    说到阅读,我一直在做这个事,不会枯坐半日无所事事。我这个人极其无趣,生活也极其简单乏味,如果每天不读点什么,会难受。

    我偏爱在手机上看书,上百万字的书一看就是几天,晚上失眠时,如果没有这些手机上的书,漫漫长夜,真不知道如何打发。

    虽然现在热衷读的是电子书,其实,我是正儿八经读过很多纸质书的。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因为是国营大厂的子弟,有条件能接触到很多杂志报纸。80年代的知名杂志,我无一例外都读过。一到周末,就在厂里的阅览室如饥似渴地读书,小小年纪时便拿着父亲的借书证,把单位图书馆的书看得八九不离十。那个年代的知名作家,我如数家珍,即使是现在,跟同事聊起,也颇有谈资。我父亲没有上过正式的学校,却一直自费订了许多杂志报纸,好多年,《文摘周报》《小说月报》等占据了我们一家四口的业余时间。

    智能手机风行后,我的“阵地”就转移了,至于疯狂地读网络上的书籍,那是2014年以后的事了。这几年,从两百多章的小说到两三千章的小说,看了一本又一本。

    有时候,我会想,这种阅读算不算浪费时间?但不得不承认,我到这个年纪,还能跟比我小了一半岁数的女儿畅聊,主要得益于网上读的这些书。所以,如果眼睛还能坚持的话,我希望每天能看看手机推送的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