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株洲工业转型升级的阵痛与蝶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策划/邱峰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李军

    “《株冶报》(2005年更名为《株冶人》)有如呱呱坠地的婴儿。我们恳切地期待着读者的哺育和帮助,积极为本报撰稿,多提批评意见,使这一新生婴儿健康成长。”1987年7月1日,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株冶)的前身株洲冶炼厂,发行了内部报纸试刊第一期,编辑部在头版的《致读者》里,写下了上述话语。

    一晃眼,这个“婴儿”今年已35岁。

    1956年建厂的株冶,几乎与株洲“同龄”,见证了株洲工业发展的辉煌。而《株冶人》诞生于“改革的年代”,35年来,记录自身开拓探索历程时,也折射了株洲的改革故事。

    1

    厂报创建之前,株冶已经有了广播和电视台,传递自己的声音。

    那时的厂矿就像个“小社会”,学校、医院、电影院等生活娱乐设施,围绕着生产构建,几乎不出厂就能满足一切所需。一个厂拥有自己的电视台与报纸,在那个年代不是什么稀奇事。

    被返聘回企业参与《株冶人》采编事务的刘杰记得,1985年他被分配到株冶三分厂贵金属车间时,每天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了解厂里的大小新闻。“为了照顾上晚班的职工,第二天还会重播。”他说。

    株冶退休职工徐夺,曾担任过厂报的总编辑。刚进厂报编辑部时,他主要负责副刊版面。据他回忆,创刊之前,为了让七名编辑人员掌握专业采编技能,厂里还组织大家到当时的《株洲日报》培训了一个月。

    相比上世纪50年代创刊的331厂《工人导报》,株冶的厂报不算早。但从试刊第一期的《致读者》来看,它对自身定位及功能,有着清晰认知。《致读者》里说,这份厂报是“具有企业特点的专业性报纸”,“中心任务”是“立足本厂、面向职工、提供服务、加强指导”。

    厂报常规设置对开的四个版面,每周五出刊,头版是要闻,二版刊登生产经营稿件,三版是党建及理论文章,四版是副刊作品。可以说,版面设置思路正如试刊的《致读者》里所说,“把指导性、服务性、娱乐性熔为一炉”,致力于做宣扬厂矿改革探索与生产经营状况的“号角手”,反映职工心声与愿望的“贴心人”。

    试刊第一期后,厂报在职工及家属中获得热烈反响。当时,报纸会被直接发放到班组车间、职工宿舍以及生活区的职工家里。“每期一出来,大家争相传阅,有时候发放稍微迟了一点,还会有人打电话到传达室来问为啥报纸还没来。”刘杰笑着说。

    记录了诸多开拓奋进的故事

    2

    因为诞生在改革的年代,《株冶人》试刊第一期的《致读者》开宗明义:“坚持改革、开发、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义不容辞地为时代弄潮儿提供舞台,为开拓、进取、探索、奋斗推波助澜。”

    厂报出现之前,株冶经历了一段艰辛却辉煌的“创业史”:1956年深秋,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千名建设者汇聚株洲北郊的甑皮岭,大家风餐露宿、肩挑手扛,在一片荒芜之地建起一座铅锌之城,树起号称“亚洲第一高”的工业烟囱,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而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株冶人》则记录了诸多开拓奋进的故事。

    株冶创办厂报的1987年,株洲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两个试点城市之一。为此,株洲破除“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大力推进企业三项制度综合改革。

    作为大型国企,当时的株冶扛起责任,创新思路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刘杰记得,当时厂报上开设了“三项制度改革大家谈”栏目,作为宣传国家及省市改革政策的阵地以及集思广益、激发思想碰撞的交锋平台。

    另一件推动株冶经营改革的事例,发生在2002年前后。彼时,由于工资有结余,株冶将结余资金在四川创立子公司,收购四川某矿山的采购权,进行采矿等业务。对职工来说,厂里给出了两个选择:退钱,按1:1.2的比例一次性退;入股新公司,每年根据经营情况分红。

    当时,很多职工不知如何选择。《株冶人》组织人员赴四川现场采访,把收购矿山的前因后果、子公司的生产情况及发展前景、选择退钱与入股的职工的想法等,都做了深入采访与呈现。

    报道一发,职工了解了是怎么回事,最终只有少部分人选择退钱,大部分人选择了入股并分红10多年,获得了更长远的收益。对株冶来说,这篇报道也助力了其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新尝试与探索。

    设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成功开发热镀锌合金、压铸锌、铅锑合金等系列产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不断转型升级、搬迁调整……多年来,《株冶人》记录了株冶的探索与奋进,也见证株洲工业转型升级的“阵痛”与“蝶变”。

    是精神园地,也是人才摇篮

    3

    创刊至今,《株冶人》已编辑出版1700余期。

    35年来,这份厂报可谓职工了解公司的窗口,在精神文化产品较为稀缺的年代,也为他们打造了精神园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株冶的新员工一般住在单身宿舍,娱乐休闲方式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一份厂报在手,职工就能及时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增强集体荣誉感,在“白衣飘飘”的诗人与文艺青年颇受追捧的年代,他们还能拿起笔写写文章积极投稿。

    刘杰的故事便是典型。

    985年,20岁的刘杰被分配到了株冶三分厂,成为一名普通的车间职工。正是因为不断为厂报写稿投稿,他逐渐成长为优秀的通讯员,不仅在厂报频频上稿,且稿件多次被省市党报采用。1988年,他入选厂里“对外宣传报道五佳”,1996年,他写的通讯更是罕见地被《工人日报》在二版采用刊登。

    从这个角度来说,《株冶人》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刘杰的记忆中,曾有编辑部人员去了深圳的媒体,后来的发展也很不错。“曾经,有位领导从株冶走向更大的平台后,特意订阅了一份厂报,还说一定要记得给他寄。”刘杰说。

    上世纪90年代,是《株冶人》的巅峰时期,最多时一期要印7200份。令人感慨的是,株冶搬迁后,大部分职工去了衡阳水口山,留在株洲的职工住得分散,如今编辑人员精简,印刷与发送的报纸也没有那么多了。2020年,《株冶人》由周报变为半月刊。如今,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与厂报一起成为株冶宣传的“三驾马车”。

    对此,刘杰并不过分伤感。去年返聘回来后,他采访了企业健在的、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职工,并撰写了长篇通讯刊于“最美株冶人”栏目。这个栏目于2013年左右设置,此前是没有的。

    “对于关注的人来说,它一直都在,一直在与时俱进地调整与进步着。”刘杰动情地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