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您说我妈妈做了胃镜、CT、核磁,全身都检查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但她总是打嗝,说胃疼、头晕。医生推荐她到心理科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日前,张女士带着母亲看了五六家医院也没查出病因,提着一大摞病历来到株洲市三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
临床心理科主任石欢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有了底。她问:“老太太,胃具体怎么不舒服?”一听这话,老太太来了精神,怎么发病的、什么时候加重都说得很详细。“那最近睡觉好不好,有没有看什么都不顺眼呢?”听到这话,老太太马上没了兴趣。最终,通过综合评估,张女士的母亲被诊断为抑郁症。石欢说,抱着一大摞病历来精神科的老人非常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常年看病,是辗转各大医院的“老病号”。
“上午刚看了一个患者,老觉得自己眼睛不好,还有心脏病,每个月都打120紧急输液,也被确诊为抑郁症。”石欢介绍,主诉各种躯体疾病、躯体不适本身就是抑郁的一种表现,这类病人往往是被其他科室医生建议后才想到来精神科就诊。
老年人慢病多,病情本来就复杂,如何准确判定?石欢解释:“其实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在患者身上都有,只不过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躯体症状上而已。心理医生要做的,就是抽丝剥茧,通过详细的问诊来找到抑郁的苗头。大多数抑郁患者有三大症状,活动减少、情绪低落以及持续的兴趣减退。不过,老年人的表现可能更加复杂和极端,一部分老人明显的无欲无求,另一部分病人则容易暴怒,非常挑剔。”
“抑郁是一种常见病,大家对心理门诊有‘偏见’,我们当医生的也很无奈。”石欢介绍,市三医院的“心理咨询热线”可为患者提供“话疗”,心理咨询门诊可为出现情绪问题的患者或家属提供专业心理指导,一对一私密诊室不需要担心隐私问题。
临床心理科是市三医院首个精神科开放病房,该科集预防、医疗、教研于一体,同时协助市精防办负责株洲地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该科治疗理念与国际接轨,主要治疗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化焦虑障碍。采取药物、心理、物理、康复等多元性的个体化治疗,并联合中医理疗科、内外科开展多学科合作服务,保证每位来访者拥有独立的治疗团队及治疗方案。 (通讯员/何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