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 就是坐着缆车巡视果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程莲球坐着缆车巡视柚子园。记者/周蒿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谭琳 谭洪汀

    4月8日,石峰区大冲村一处山坡上,柚子花全面绽放,芳香四溢。剪枝、松土、施肥、浇水……每天忙碌过后,村民程莲球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坐着缆车,巡视一遍自家的果园。

    “等到成熟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金黄色的柚子,比现在更好看。”向记者描述起去年秋天的丰收,程莲球眉眼中藏不住笑意。

    小柚子产生大效益

    程莲球早年在自家山上种过柑橘等水果,因效益欠佳,一直不成规模,改种柚子,缘于偶然。

    “2012年,邵阳新宁的一个朋友邀请我们过去玩,回来的时候,赠送了我们几棵柚子树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程莲球将树苗种在了自家山上。

    “果肉饱满、甜脆多汁,比市场上常见的柚子好吃多了。”几年后,柚子挂果,让程莲球喜出望外。恰逢石峰区推动长株潭绿心地区工业企业退出,鼓励村民发展生态农业,程莲球与丈夫吴宗明一合计,决定积极响应号召,关停自家的小线条厂,一门心思把柚子种好。

    因为不懂技术,程莲球也走过不少弯路。“2017年左右,刚开始成规模种植,有事没事就给柚子树施肥,结果发现一年过去了树不但没长,叶子还越来越黄。”请教过程中,有人告诉程莲球,这是肥料太多“烧坏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通过外出学习,在种植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程莲球家的柚子树越长越好,规模也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照料”柚子树,程莲球还投资4万多元,在自家山上建了一条简易索道,方便坐缆车上下山。2020年,石峰区举行首次柚子品质评比,程莲球种植的柚子获得了第一名。

    年采摘量从几百斤、上千斤逐步到去年的一万多斤,因为味道好,程莲球家的柚子从来不愁卖。“都是吃过的老顾客口口相传,每年到了柚子成熟的时候,求购电话没停过。”程莲球介绍,很多人慕名从浏阳、江西等地过来采购,有人想一次性买2000斤柚子,但因为量不够,最后只带走了1000斤。

    今年,程莲球家又新种了40多棵柚子树。“现在园子里有300多棵柚子树,今年有近一半的树可以挂果,采摘量保守估计一万五千斤不成问题。”程莲球说。

    “九郎福柚”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品牌

    在程莲球的带动下,附近大冲村、白马村、九塘村、九郎山村等不少村民也开始纷纷种植柚子树。经过仔细调研,石峰区把柚子产业纳入重点扶持对象,并注册了“九郎福柚”商标。

    如何对柚子树进行土肥水管理?怎样定型修剪?详细了解了种植大户在生产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后,石峰区农业农村局先后邀请全国政企社共建模式创始人叶伟军、省农科学院柑橘专家李先信教授等到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并给予具体指导,为“九郎福柚”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村民程树联就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种植大户之一,现在他已经有了800多棵柚子树,去年采摘量达4000多斤。

    柚子树一般两年开花,三年挂果,四年可以见效益。“等再过几年,这片柚子山就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程树联满怀憧憬地说。

    石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石峰区绿心片区附近成规模种植“九郎福柚”的村民已经有40多户,更多的村民则利用房前屋后种植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对区域品牌进行打造,“九郎福柚”现在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品牌,远销北京、广州等地。

    在扩大种植面积基础上,石峰区还充分结合长株潭绿心的生态地理环境优势,结合秋瑾故居等特色,促进“九郎福柚”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推动休闲娱乐、餐饮民宿等全领域联动发展。

    塑造农业品牌特色,变“卖柚”为“卖游”,进一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一条宽广的乡村振兴大道,石峰区正大步向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