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农人”种瓜种出新花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4月6日,袁鹏在给丝瓜整枝上架。 记者/杨凌凌 摄

    策划/董介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杨凌凌

    结束了近一周的连续阴雨,株洲大地迎来了温暖的阳光。4月6日,在芦淞区白关镇宋家湾村,最早一批下种的白关丝瓜苗已长成瓜胎,正在整枝上架。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近年来,白关丝瓜产业快速发展。而随着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过去一些“逃离”农村进城打拼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地开始返乡当“新农人”,开始了新一轮创业。

    回乡创业

    “新农人”给丝瓜做“奶爸”

    4月6日上午,在芦淞区白关镇宋家湾村的一处大棚内,瓜藤郁葱、清香扑鼻,翠绿的白关丝瓜瓜胎藏在一丛丛绿叶中。不远处,瓜农们正忙着整枝。

    一群头戴草帽的阿姨伯伯中间,有一个年轻人显得格外突兀。他就是90后“新农人”袁鹏。1994年出生的他,原本在市区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从2019年开始,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他流转了60亩农田,开启了种瓜之旅。

    这样的选择并非心血来潮。从小跟着父母在宋家湾村长大的袁鹏,对田间地头的作物知识早已耳濡目染。“我种瓜,是带着情怀的,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我也想让她体会大自然的乐趣。”于是,袁鹏辞去了工作,一头扎进了瓜棚与稻田里。

    先尝试,再调整,去做永远比不做强。通过对比研究,袁鹏发现,传统的肥料配比不能满足对白关丝瓜的种植要求,当上瓜农后,他开始“搞事情”,琢磨有机肥,通过提高微量元素的含量,让白关丝瓜口感更好。

    为克服种植困难,袁鹏经常抱着手机刷视频教学、搜各种资料,和种植达人互动,向他们讨教经验。“目前来看,我的瓜长得不错,按照每亩一万斤的产量来算,预计今年的整体产量可增加20%左右。”采访中,袁鹏憨厚地笑着跟记者说。回过头来,又钻进大棚里埋头干活。

    智能控制

    “育苗比在家看孩子都要细”

    由于气候的不稳定等因素,在种植白关丝瓜的过程中,袁鹏跟其他种植户一样,也遇到了产品质量不过关、销售无门路等难题。但这些困难对于元气满满的袁鹏来说,就是一种挑战。

    4月6日,当记者走进袁鹏的丝瓜大棚,迎面扑来一阵温润的空气,眼前一片绿意盎然。袁鹏正在给白关丝瓜瓜胎整枝上架。

    “这个棚里全是最早一批下种的白关丝瓜苗,整枝工作要持续到五一劳动节前后。”袁鹏介绍,育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后续生长。白关丝瓜棚内的温度要求保持在20℃左右,全靠智能开关控制,比如设定20℃,当温度跌到17℃,操控箱就会重启继续加温,一直保持棚内温度均衡。

    除了控温,在上一轮寒潮来临时,袁鹏还给每一个育苗小棚上安装灯泡,以达到增温补光的作用。“用的是白炽灯,就是给瓜苗补光补热。原来这个叶片很黄,用灯泡加热补光后,能让叶子青一点,叶绿素充足一点。”袁鹏介绍。

    “育苗和种子培育都是细心活,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进来看一下棚,早晨五六点再进来看一下棚,育苗界有句话,育苗比在家看孩子都要细。”袁鹏说。

    热衷触网

    打开农民增收新路子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每年上市,白关丝瓜不怕卖不到好价格。

    和父辈们卖瓜不一样,在销售环节袁鹏也有自己的想法。“短视频和直播可以建立优质优价的正向循环机制、提高优质农产品被发现的机会,进而助力优质农产品销售,助推提升农业供给质量。”袁鹏说。

    年轻人玩抖音、微视频的习惯让袁鹏看到了白关丝瓜销售的机遇,他潜心研究起直播带货、学习视频制作,然后上抖音推销自家菜园子。

    “我现在挺忙的,每天更新两条短视频,如果不更新,粉丝就催更。”袁鹏说,他自己一个人拍视频、剪辑视频、打包发货,有时还得去寻找货源,晚上还要直播到11点,忙得不亦乐乎。

    据悉,袁鹏拍摄的有关白关丝瓜的抖音视频单条播放量最高达到了13W+。袁鹏尝到了信息时代的甜头,在白关镇,互联网+农业+电商新模式已成为越来越多瓜农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径、新方法。

    记者从芦淞区获悉,该区不断推进构建白关丝瓜新产业布局的缩影,把做大做强白关丝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来抓,接下来,将从探索扩大白关丝瓜种植面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擦亮“白关丝瓜”这块金字招牌,把“小丝瓜”做成大产业,让“致富瓜”走向世界。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