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在此处 意义就在身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编辑部

    亲爱的读者,如您所见,本报又改版了。从今天起,为了更好地践行初心,晚报再次以新的面貌与您相见。我们的初心——为百姓说话,为市民服务——一直没有变过;这次的新面貌——更多的社区报道,更多的市民故事,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想先和您分享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的主角是我们的同事。为了方便孩子读书,去年他搬入一个新小区。这个小区对他来说纯粹是功能性的居住,他的“生活”没有在这里。他不知道邻居们都是谁,他也不在乎。他认为自己理想的生活在另一个地方。直到有一天,他在晚报上看到了来自自己小区的一则故事:一个不小心刮花了一辆小车的孩子,留了张写有联系方式的纸条给车主,表示会认赔,而车主看到后为孩子的诚实打动,表示不要他赔。在那则报道里,他第一次“看见”了邻居,第一次发现他们是具体而生动的人。因为这则报道,他头一次对邻居有了亲近感,对小区有了归属感,并且从此主动参与小区各项公共事务,和很多人处成了真正的邻居。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是我们的读者,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女生。她从大城市回到家乡,觉得目之所及都因过于熟悉而缺乏意义,一心向往远方。一次,她偶然看到晚报副刊版推介的一种生活方式:空闲时,以你所住的地方为圆心,去附近走走,每次去一条小巷,逛一个路口,一步步走,一“帧帧”看,一圈圈扩大,你会发现,在那些熟视无睹的地方,藏着一个广大而又陌生的世界。她试了,效果是——她开始逢人就介绍这个生活小贴士,不断讲述她的体验:梦想的远方,或许就在身旁。

    这两个小故事都很简单,但在我们筹备改版时,却一次次浮现在我们脑海,就像指引前行的路标。它们一个指向关系,一个指向空间,而这两者的结合,就是社区这个词最原初的意义——1930年代,费孝通把社会学里的英文名词“community”翻译为“社区”:人与人直接的互动,即是“社”,地缘、空间上的接近,即是“区”。

    与之对照,如今我们理解的社区,往往只有“区”而没有“社”,甚至,连“区”也被忽视了——除了自家和呈现在手机里的远方,我们对于自己周边的世界所知甚少,兴致阙如。对这种现象,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飚称之为“附近的消失”,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共鸣,成为近两年来的网络热词。

    附近的消失,意味着我们与可触可感的真实世界的连接是稀少而脆弱的,想要的生活与意义是遥远而缥缈的。疫情反证了这一点。因为封控,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小区群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如此仰赖身边人的守望互助。诗云:“使一棵树免于被暴风雨摧折的,是一棵棵围绕在它四周的树。”诚哉斯言。

    相信经此一“疫”,会有更多人开始思考,如何重新发现并连接“附近”,如何让“社区”名副其实,对于一家扎根本埠的都市报来说,这也是我们始终在尝试回答的问题。而我们最新的答案,也是文首那个问题的答案,就体现在这次的改版中:近一点,更近一点,将城市的角角落落展现在市民眼前,让每个人都能了解,我们共同乘坐在一艘什么样的大船上;深一点,更深一点,将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呈现在版面上,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真实有趣的灵魂。经由更深的了解,我们将会发现,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地,意义不在远方,就在身边。而善用这种当下的力量,最终会让我们走得更远,不论是个人,还是城市。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