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不“疫”样的思念方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今年清明节期间,“代为祭扫”订单多。 记者/谢嘉 摄

    策划/蒋胜金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谢嘉

    2022年清明节,在株洲市区工作的颜良决定不回江西祭祖,“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第一”。

    为做好今年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清明节祭扫工作,我市发出倡议与提示,鼓励“网上祭祀”“居家追思”“代为祭扫”等方式缅怀故人。

    清明遇上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清明祭祀随“疫”而变。

    家族祭扫“领头人” 朝着家乡方向遥祭先人

    年过50岁的颜良,老家在江西九江,因工作关系,一家老小定居株洲。

    年少无忧时,清明假期一度被颜良视为“春游”好时机。因为对埋在故土的祖辈记忆不深,他几乎没有悲伤之情。颜良只知道,每到清明,父亲和叔伯们无论多远多忙,都会相约上山清除杂草,摆上祭品,倒上祭酒,然后在坟前磕头,“后来奶奶去世,埋葬在那里,我才对清明祭拜有了特殊的情感。”

    2017年清明节,是颜良最难过的,父亲猝然离世,老屋后面的那座山也成了他最思念的地方。颜良说,父亲当了一辈子农民,有一双又黑又粗糙的手,那双手有泥土的味道,也养活了一大家子。清明成了他们五兄妹与父亲相见的无约之约。身为长子,颜良是每年祭扫的组织者。这些年,他也似儿时眼中的父辈们一样,神色凝重摆上祭品、斟满祭酒,虔诚地焚燃传说可以通灵的香烛,倾诉、跪拜……

    “外出人员不返株、在株人员不离株。”今年,当颜良在微信中看到清明节倡议后,最终决定不回乡。他联系了在家乡的亲人代他去看看先人,还在微信上转去香烛钱。这几天的晚上,颜良都会在小区门口朝着家乡的方向,心里跟逝去的亲人说点什么,表达哀思。

    “00后”女孩 在“云祭祀”中读懂家族情感

    “00后”女孩刘雯从来没去祭扫过家乡的祖坟,因为在株洲长大,祖坟却在四川,以前对祭祀先祖其实并没有概念。由于疫情影响,刘雯的伯伯为家中已逝长辈建立了一个“云祭奠馆”,并把链接发在了家族群里,让大家都可以“尽一份孝心”。

    “老妈:您离开我们已经有10年了,我们怀念您。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前往祭扫,愿天堂不受疫情的影响。”“今年,家里添丁加口——孙子出生。待疫情过后,再来拜祭,愿您保佑我们全家大小平安健康。”“想说的太多,但是不知从何说起,打了又删。只想说句,妈妈我想您了……”“云祭奠馆”页面上,大家可以看到彼此的留言。刘雯说,平常不善言辞的伯伯姑姑们,把本该在墓碑前对家中已逝老人说的话,都写在了留言区里。长辈们似乎成了小孩,释放着思念之情。

    “看到留言,我都哭了。” 刘雯说,网络祭祀似乎意外地让小辈感受到了家族内的情感传承。

    “80后”的王志全,今年清明节也不准备回炎陵实地祭拜。他被同事推荐了“云上清明”平台,3月2日建好“网络纪念馆”,3月3日一家人通过网上祭扫的方式,完成清明节祭祖。“蜡烛、香、各种祭品在平台上一应俱全,上面还有简介、文章、相册、留言等。” 王志全觉得网上祭扫也很有仪式感,既守护了传统,又引领了文明、绿色、安全的新风尚。

    在外游子 思考再三选择“代为祭祀”

    4月2日,在衡阳工作的陈先生拨打了石峰区福寿山庄的电话,选择“代为祭扫”服务。陈先生早年定居衡阳,两年前,他的父亲患癌去世,后接母亲去衡阳共住。原本今年准备回株祭扫,却因疫情防控要求无法出门。

    陈先生说,3月底就看到父亲所在的福寿山庄有“代为祭扫”服务,迟迟没决定。主要是母亲觉得代扫没有诚意,称如果不是家里人去祭扫,心里会不舒服。“这也是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嘛。”陈先生说,他了解到陵园“代为祭扫”有128元、238元、328元三种套餐,一份128元的“忠孝型套餐”,就包含了擦拭墓碑、献鲜花、奉酒、奉香烛、鞠躬、拍摄等内容。而要价最高的“至尊型套餐”,在此基础上多加了摆放三款水果、鲜花增至11朵、代读思亲赋等服务,并可现场直播。

    “我选择了328元的套餐,但具体价格并没和母亲说。”4月3日上午,陈先生和母亲通过福寿山庄礼仪师的直播,进行了网上祭扫。陈先生说,礼仪师表现得很专业,流程快结束时,母亲让礼仪师将手机屏幕对着父亲墓碑,重复说着:因为疫情我们不能来,等过阵子就来看你。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