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动停车场管理立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荷塘区新桂广场莫林酒店前坪,放个二维码就收停车费。 记者/姚时美 摄

    本报系列报道引起职能部门高度重视

    策划/刘小波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姚时美

    城区停车一位难求!不经意间,我们发现城区公共区域、小区红线范围内公共区域被占用,被划上停车位,甚至实行收费,导致乱象丛生,引发市民投诉不断。

    从去年7月开始,本报对此现象以系列调查报道方式,予以披露,引起了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私设的停车场被取缔,政协委员也在今年市“两会”提交提案,并被市政协列为今年重点督办提案,而且市人大常委会也正在积极推动停车场管理立法。

    “圈地停车”乱象多次被曝光

    回顾

    2021年7月16日,本报以《公家的地私人管理、审批手续不齐全、收费“内外有别”……我市停车场“圈地运动”调查》为题,对我市城区大型商场附近、住宅小区附近、公园内、校园内、城市道路高架桥下等大量城区公共区域设立停车场,对存在越过红线、审批手续不齐全、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为招揽生意收费“内外有别”等种种乱象予以曝光,引起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随后开展调查,加强监管。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发声,希望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特别是推动地方立法,完善统一的停车管理政策、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有效提升我市停车场管理水平。

    今年3月份,针对居民小区外围前坪等公共区域私设停车场,本报再次展开调查,进行系列报道,部分私自设立的停车场被城管部门取缔。

    然而关于公共区域设立停车场的投诉仍旧不断。近日,天元区亿都时光小区业主游先生反映,去年9月交房时,小区物业公司就已经在小区大门口前坪设立了收费停车场,交房后不久,在另外一个门口也设立了收费停车场,这些地段都有商铺。实际上,小区入住率不高,还没什么人气,因此遭到不少业主反对。

    人大、政协持续关注,推动地方立法

    进展

    针对曝光的上述乱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界人士、市民代表等积极建言献策,也着重提出实行地方立法,杜绝私自圈地建停车场盈利的社会乱象。

    近年来,关于解决“停车难”问题,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建议和提案,今年市“两会”,市政协委员杨猛就“着力解决停车难”也提交了提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市政协将立法规治“圈地停车”乱象列为今年重点督办提案。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正在对停车场管理立法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株洲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有望进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届时,我市将通过地方立法来规范停车场管理,改善我市停车环境。

    对“圈地停车”的执法将进一步有法可依

    部门声音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我市城区停车场设立,城管部门目前正在就停车设施规范进行监管和指导,要求各停车场在设施方面必须符合标准要求;针对“圈地”私设停车场现象,天元区开展整治行动,已取得一定效果;市城管局将在全市开展人行道违停专项整治。

    说起我市推动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地方立法、完善收费细则,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大利好消息,市城管局已经多次参与相关法规的起草和修改完善,一旦实现地方立法,对“圈地停车”现象的执法将进一步有法可依。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