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限货”区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沈全华

    3月25日上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消息称,4月1日零点起,将对市区部分区域及路段限制重、中型货车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措施进行调整。(详见本报3月26日A02版)

    经济在发展,城市在成长,我市货运交通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迅猛发展的货运也给城市带来道路破损、环境污染、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但瑕不掩瑜,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和担当。14年前,市区开始实施限制重中型货车通行的措施,此后又做了多次调整。千变万变,核心不变,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优先保障居民通勤出行,并借此进一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市民身心健康。

    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离不开货运的有力支撑。这一次调整市区“限货”范围,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近年来,北环大道通车使中环大道全线贯通,城市路网建设、交通管理水平逐年提升,这为调整提供了可能。我市借鉴长沙、常德等城市的管理经验,通过深入的调研、严谨的听证,并在媒体进行公示,最终拿出这一方案。当前,“限货”相关交通标志已设置到位,深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工作也在推进,如何发动广大货车司机理解、支持这项工作,不仅要说,更要做。

    不过,“限货”只是手段,目的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4月1日起,交警部门将对违反限制或禁止通行的闯禁区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至4月16日为教育阶段,不予处罚;4月16日后,则依法处罚,并建立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对涉及民生服务等特殊原因的,还是可以申请办理临时通行手续,按限定的时间和线路通行。同时,将通过交通引导、上门服务等措施,更好地听取企业的心声,提供更多的利企便民服务,进一步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公安力量。

    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为了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责任在肩头、行动在脚下。

    (本栏目欢迎投稿,已发稿的作者请联系本报编辑部领取稿费。)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