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出土1000多件金银珠宝 浓缩着大唐盛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何家村出土的唐鸳鸯莲瓣纹金碗。 图片来源网络

    1970年10月5日,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施工人员在挖地基时,在距离地表大约0.8米处,挖出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唐朝陶瓮。工人好奇地打开后,一片金光耀眼!

    考古队迅速赶到,封锁了现场并开始挖掘。六天后,在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考古人员拿着洛阳铲打下去以后,铲子突然闪了起来,随之传来清脆的金属声,“有货!”他们赶忙用手铲将周围的活土清理掉,第二个陶瓮露了出来,其大小和形状与第一个陶瓮基本相同,只是上面盖了一层银渣。

    第一个打开这个陶瓮的戴应新先生回忆说,瓮口是一块方玉,方玉下面摞着银盘、银碗。金盆、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玉带、银盒和鎏金鹦鹉提梁银罐等器物都在里面,琳琅满目,令人惊叹不已。洛阳铲正好在瓮沿的下部打了一个洞,直接打到了一叠银碟子上,碟子和碟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挖的时候就把铲子闪了。打开鎏金鹦鹉提梁银罐的盖子,里面还盛着水,几团金箔漂于水上,12条小金龙井然有序地立在上面,红、绿、蓝等宝石也全部在水中。

    最终,考古人员共从中清理出了各类器物一千多件。其中,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的有3件,“国家一级文物”数十件,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窖藏”。

    何家村窖藏的主人是谁?考古人员通过文物,来逐步确定主人身份。

    身份特征一:家财万贯。何家村出土的宝藏相当于当时15万名男丁一年缴纳的租粟,而这还仅仅是他财富的冰山一角,所以藏宝人一定非常有钱。

    身份特征二:位高权重。《唐律疏议》规定:“器物者,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纯玉。”而何家村出土的宝藏中很多都是纯金、纯玉,可见藏宝人最低也应该是一品大员或皇亲国戚。

    身份特征三:家世显赫。这里出土的很多宝藏还显示它们是异域进贡的贡品。所以,藏宝人必然是家世显赫,深受皇恩。

    通过以上身份特征,邠王李守礼和租庸使刘震两人被逐渐锁定。

    李守礼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孙,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身份显贵。他曾被唐玄宗加封为司空,小到皇宫的手工业作坊,大到国家的金银铸造业,都归他管,他是最有机会接触到这些金银财宝的。据最初的考古论证,这些器物埋藏的位置就在邠王李守礼府内。如果是邠王安排家丁埋藏宝物,为何他的后人却无人知情?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据记载,租庸使(管理官府财税的官员)刘震居住在兴化坊中,而《刘无双传》也有相关的记载。有人认为刘震因战乱想带着财物出城,没成功,只好返回,最后又因为投降叛军被处以极刑。这也解释了巨额财产的来源和后续无人认领这笔财富的原因。不过,《刘无双传》类似于茶余饭后的小说,史书中未见相关记载,故事本身也不太可信。

    关于这笔宝藏,究竟是什么人什么时候藏的,学界至今仍然争论不断,但这不妨碍我们从中探知大唐盛世的风采。金银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财富的象征,金银器制作最成熟和繁荣的时期在唐代。何家村遗宝的发现,如同揭开了一位美丽新娘的面纱,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唐盛世的蓬勃朝气。 (本报综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