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迷”仇民主: 厂志不仅是书,更是历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仇民主收藏的几十本株洲市各厂厂志。 刘朵儿/摄

    刘朵儿 张佩瑶

    “我收藏的不仅是书,更是历史。”3月14日,“收藏迷”仇民主介绍起他收藏的几十本株洲各厂厂志时,发出上述感叹。

    从小爱收藏,如今在社区开了个藏品馆

    仇民主出生于株洲正式建市的1951年。他从小就喜欢收东西,儿时的课本、成绩单,他都当成宝贝一般收藏着。

    工作后,仇民主不仅收藏自家的东西,遇到一些有意思的票据、证书什么的,也都收下来。退休后,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淘宝”上,全市大大小小的各类旧书店和旧书摊,都被他跑了个遍,路途再远,他也乐此不疲。

    不知不觉,各类有关株洲的藏品装满了十几个柜子。去年,仇民主在社区设了个藏品馆,包括株洲党史文献资料、株洲厂矿(企业)志、涵盖衣食住行等的老票据(证)、株洲名优特产(商标)等内容,共展出了13个板块,让喜欢收藏的市民来参观。

    从旧书摊上开始收藏厂志

    “株洲作为工业名城,并非浪得虚名。”仇民主的藏品馆里,有个专列柜放着的全都是厂志,里面摆放着近20本株洲各厂厂志。比如《株洲电力机车厂厂志(1936年—1999年)》,“从这本厂志,可以清晰地看到株机公司在株洲的发展历史。”仇民主介绍。这本厂志,是他在一个旧书摊上淘到的,“这些年株机公司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早年的曲折建厂过程,读了厂志才清楚。”

    仇民主第一次收厂志是2013年,在荷塘区一个旧书店无意中淘到的。那时他的退休工资不高,一套厂志下来,要花上百块钱,但他毫不犹豫,悉数买了回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流运输基本靠板车,仇民主的父母就是拖板车运货的。小时候,他跟着父母去过株洲的不少大厂,看着农田、荒山变成了工厂,人们从五湖四海各处来到株洲,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株洲的工厂不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达到空前繁荣期。随后,他也见证了不少工厂从株洲转型升级,走向世界,也看着不少工厂因为跟不上市场需求,关停破产。

    “从1953年12月24日到1954年1月11日,历时19天,在湖南省株洲市白石港、走马塘、化工厂(原永利化工厂旧址)等四处进行厂址选择。”作为“一五”计划落户株洲的四个项目之一的株洲电厂,《株洲电厂志》里详细记载了株洲电厂建厂始末,以及发展的每一步足迹。“这样的历史,对这座城市来说,弥足珍贵。”仇民主说。

    除了硬质合金厂、车辆厂等大厂外,制革厂、皮件厂、钨钼材料厂等早年规模虽然较小、但也在株洲工业史上留下过绚丽身姿的企业的厂志,仇民主也收藏了不少,“这对于挖掘地方特色和本土文化,不可或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