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巴铁”多产粮 株洲也来出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任远)日前,装载着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稻种从株洲北站驶出,前往巴基斯坦,为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连接亚非拉、服务全世界再添新成果。

    袁氏种业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分中心为依托,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和有偿引进等方式,不断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品种。本次出口的稻种践行了袁隆平院士“推广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理念,为巴基斯坦当地粮食保障注入强心针。

    此前,该公司采用江海联运的方式将货物交付港口上船,但由于稻种对运输时效要求高,品质难以保证。湘粤非运营平台主动对接货主,提供解决方案,采用株洲-南沙港-卡拉奇港的铁海联运服务,全程运输时间可以减少约12天。首列预计于3月27日抵达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再转运至收货仓库。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后续将继续通过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将稻种发往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菲律宾、印尼、越南等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名词解释

    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

    作为打造中非国际物流通道体系的创新之举,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是中西部乃至全国对非洲物流的重要通道。通道以株洲为中心,建设往返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铁路货运通道,并实现班列运行;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往返全球的海运航线无缝衔接,将通道服务延伸至非洲大陆腹地各国,辐射拉美、亚太、中东等地区。目前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由株洲城发集团、广州港集团和上海格林福德国际物流公司联合组成的合资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