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靠在这里拖板车养活六个儿女建宁码头:远去的酱香与号子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站在分袂亭附近,已找不到建宁码头的痕迹。 记者/伍靖雯 摄

    ▲工作证全名为“株洲市零担运输许可证” 。 记者/伍靖雯 摄

    ▲仇民主的母亲王少青的工作证,上面写着车辆牌照“70811”。 记者/伍靖雯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株洲古称建宁,水运兴盛的数十年前,株洲最繁荣的码头同样冠以此名。株洲市文史专家仇民主至今仍清晰记得,挑箩工们喊着“嘿哟嘿哟”的号子在建宁码头沿线忙碌,年幼的他则跟在母亲身后帮忙拖板车,将数百公斤的石灰等货物运往各地。

    建宁码头的挑箩工与板车夫

    仇民主对建宁码头有很深的情感。他在解放街长大,父母都曾在江边的码头上用板车拖运货物。小时候,仇民主便跟着父母在株洲的大街小巷穿梭,遇到上下坡等难行路时,他便在板车后面帮忙使劲。

    建宁码头原址,位于现在的分袂亭下方的湘江边。上世纪30年代,水路航运是货物流通的主要渠道。因为临近当时商贸最繁华的中正街(如今的解放街),方便沿线店铺进货,建宁码头的位置优势在同期另外几个码头中格外明显。

    此外,江西萍乡的煤炭、株洲产的瓷器、酱料、大米、生猪等,甚至浏阳的鞭炮和夏布等物资,都会在这里下码头、装船,再运往全国各地。让仇民主印象最深的是酱油和酱菜,建宁码头附近原有个大酱厂,每逢开工会在沿堤挤挤挨挨放下无数大缸,里面晒着酱,远远就能闻到香味。

    建宁码头,也是挑箩工与板车夫们养家糊口的宝地。仇民主还记得,每当有满载货物的船只靠岸,码头边无数的挑箩工们就靠一根扁担、两个箩筐,将货物肩挑背扛到目的地。这都是苦力活,有时一批货物要几个人才能搬动,“嘿哟嘿哟”的口号也是招呼彼此抬脚迈步的信号。为了防止挑箩工脚底打滑,当时码头斜坡上部还铺有麻石,非常有用。

    不仅是汉子,码头边还有不少女工。仇民主珍藏着母亲王少青当板车拖运工时的工作证,证件是60年代初发放的,红色的封皮上印着“株洲市零担运输许可证”字样,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发。仇民主介绍,当时不仅要“持证上岗”,板车也要有“行驶证”,他母亲的板车的牌照号就是“70811”。

    当时,板车拖运工们都在搬运联社工作,仇民主每天跟着母亲去上班,等待分配工作,不允许私揽货运。“一般去建宁码头就是拖石灰,对岸的雷打石石灰厂的货,只能走水路先到这里上岸,再送到河东的各家厂矿。”他还记得,一车石灰,最终可达四五百公斤,母亲并不壮硕,但力气不容小觑,一个月也能挣20多块钱,父母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能有50来块钱,这在当时是相当多的了。当然,也是靠父母这样卖力气干活,才能把家里六口子女抚养长大。

    一度被称为“洋码头”

    建宁码头的起源,要从清朝末年说起。1994年版《株洲市志·交通卷》记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湖南有识之士熊希龄、蒋德钧等人开始筹办湖南内河航运事宜,上报湖广总督张之洞后,获批。1897年,当时湖南最大的内河航运公司——鄂湘善后轮船局成立,次年正式开航,从长沙往返于株洲等地,这也是株洲出现轮船客运的开端。

    当时,在开放通商口岸的背景下,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外的轮船接踵而至,在建宁码头上岸,由于这一原因,建宁码头在民间也一度被称为“洋码头”。

    和一般的专门码头不同,民国时期,建宁码头属于客货两运码头,民运轮船公司开航长沙、衡阳等班次,都会在这里停靠。

    抗战时期,日军进犯株洲,湘江沿线码头、房屋遭投弹轰炸,建宁码头停航。解放后,随着需求复苏,建宁码头逐渐恢复使用。

    曾是株洲港口实行装卸机械化的开端

    1953年至1957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电厂、洗煤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等企业相继在株洲建立。

    另一方面,建宁码头原有的客运功能分流到新客运码头后,又负担了另外两个码头的货物起卸,货物量进一步增加。1959年,在国营331厂等支援下,建宁码头安装了电动卷扬机及平板车,年吞吐能力达6万吨,这也是株洲的港口码头实行装卸机械化的开端。

    相关资料记载,此时的建宁码头为混凝土斜坡结构,长120米,宽6-8米。仇民主收藏有这一时期建宁码头的老照片,可以看到,电动卷扬机是一种小型起重机械设备,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时能提升、牵引重物。下方铺有两条小铁轨,方便拖运货物。

    1975年,电动卷扬机被拆除,汽车可以直达船边装卸货物,建宁码头的吞吐量大为提升,年吞吐能力达到10万吨。

    不过,到了1982年,随着建宁闸二期工程开工,建宁码头被拆除,曾经火热的号子声也逐渐远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