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全国劳模吴南根为什么要捐出两床毛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吴南根(中)将两条毛毯捐赠给株洲工人运动历史展示馆。 记者/何春林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何春林 通讯员/刘萍 何杏

    昨天上午,90岁的全国劳模吴南根,拿出了两件珍藏了六十多年的宝贝,捐给了株洲工人运动历史展示馆。

    樟木箱里珍藏66年

    这两件宝贝是两床毛毯,一床绿色,一床米黄色。绿色毛毯上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总局”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赠,时间是1956年5月;米黄色的毛毯上印有“发扬光荣 继续前进”等字样,落款单位是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湖南省工会联合会。

    这些年,除了结婚时使用过一次,吴南根一直将毛毯折叠整齐,再用包装袋密封,放置在一只樟木箱里。

    耄耋之年的吴南根,小心翼翼地从樟木箱中端出毯子,眼里满是亮光,嘴里有说不完的话。

    吴南根是一名电焊工,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两床毛毯是当时的奖励。

    “努力把一份普通的工作做好”

    1953年,21岁的吴南根从上海来到株洲,进入刚成立的中南工程管理局第五工程公司(现在的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从事电焊工作。

    “那个时候,我们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完成任务。当时株洲比较大的建设工作,我基本都参加了。”吴南根说,工作期间,他参与了三三一、电厂、玻璃厂、化工厂等工厂的建设。

    当时,很多焊接用的焊条全是进口的,价格不菲。但每次焊接完后,焊条都会剩下一点,然后会被扔掉。“浪费可惜了!”吴南根说,他利用业余时间将用剩的电焊条头子捡起再利用,每个月可节约焊头200公斤以上;他还不断改进苏联深熔焊接法,能节约焊条40%,提高工效5倍。

    为此,吴南根多次被评为“革新标兵”“技术能手”“先进生产者”……

    “我只是一个普通焊工,用了36年时间和一股子韧劲,努力把一份普通的工作做好。”吴南根如此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两次见到毛主席”

    在昨天的捐赠仪式现场,吴南根抚摸着毯子,脸上满是笑容。今后,这两床毯子将陈列在即将开放的株洲工人运动历史展示馆中。

    “舍不得给我们盖,小时候看过,后来就被藏起来了。”吴南根的女儿笑道,父亲担心弄坏毯子,把毯子藏在樟木箱中,还上了锁。

    吴南根说,1956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他终身难忘的日子,他成为株洲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之一。当年,他还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两床毛毯是奖励,更是国家对他工作的肯定。

    “坐了27个小时的火车,1956年4月24日到了北京。”吴南根说,他和湖南建筑代表团的其他6名队友住在宾馆,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这次能否见到毛主席。

    1956年4月30日,几千名代表齐聚北京体育馆等待会议的开始。不一会,馆内的大灯亮了起来,在通向主席台的走道上出现一束强光,一位身材魁梧的人出现在代表们的视野里,“我听到有人喊了一句毛主席,接着就响起热烈的掌声,顿时,‘毛主席万岁’的声音响彻整个体育馆。”吴南根激动地说。

    “代表们喊得很有力量,个个都拼命地挥动着胳膊。”吴南根回忆,因为要遵守纪律,代表们不可以站起来,也不能随意走动。几千人都随着毛主席步行的方向移动着自己的上半身,姿势出奇地一致。他清晰地记得,穿着灰色中山装的毛主席登上主席台后,并没有马上就座,而是冲着各个方向的代表们依次挥手。“当主席向我们挥手时,大家都已经热泪盈眶。”

    1956年5月5日,吴南根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五一劳动节群众游行,第二次见到了毛主席。“当时人山人海,高大的毛主席威风凛凛,站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虽隔得远,但吴南根一眼就看见了毛主席。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高高地扬起胳膊,坚定而有力地高呼:“工、农、商、学、兵大团结,万岁!”

    人物对话

    记者:这两件宝贝珍藏了66年,为什么现在舍得捐赠出来?

    吴南根:毯子是国家奖给我的,荣誉也是国家给我的,我的一切都是国家的。正好,株洲工人运动历史展示馆在征集文物资料。我觉得这是一个机缘,所以捐出来,让大家看看,也激励后辈们奋发向上,用劳动创造幸福。

    记者:想对后辈说些什么?

    吴南根:“劳动光荣,工人伟大”永远不会过时。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继续拼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