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欧阳小珠和老师们一起对落实和推进双减工作进行热烈研讨。通讯员供图
▲丰富的社团活动成孩子们特长舞台。通讯员供图
▲获评“阳光中队“的班级轮番进行班本展示,形式丰富多样。通讯员供图
▲何家坳小学的孩子们喜迎新学期。通讯员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戴凛 谭筱 通讯员/吴敏
“提质增效”目标明确
“这个寒假过得丰富多彩,但我更盼望回到学校开始新学期。”芦淞区何家坳小学六年级学生刘睿菀如是说。
2021年下半年,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株洲,何家坳小学迎来“蝶变”——通过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减轻学生作业量、积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等措施,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好地回归校园,快乐成长。
盼望返校,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孩子们的新年愿望。
“当时听到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谈论‘双减’,那架势比过年还开心,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回忆起上学期开学前的一幕,五年级数学教师方琛坦言,既为孩子们感到高兴,又为接下来开展工作感到一丝迷茫。因为手里捧着的仍旧是那本充实的教材,家长们仍然对孩子的成绩抱有殷切的希望。
不过,学校举办的一场开学布置会,让方琛和其他教师渐渐有了明晰的方向。
大会上,校长欧阳小珠对“双减”的具体内容、出台的背景和过程、工作总体思路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在如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方面,提出要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教师职责,减轻家长负担;就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方面,指出要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拓展课后服务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菜单式作业就像“吃点菜”
有了思想指引,行动就有了方向。学校首先变化的就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
“通过形成完善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副校长王华介绍,学校对学生作业量给出了明确的标准,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只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每堂课要有10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其他年级作业则像是“吃点菜”,为ABC类菜单式。A类是基础性作业,属于必做,是对课堂知识的温习和巩固。B类是挑战性作业,属于选做,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和深化。C类是实践性作业,属于选做,是学科实践作业,如阅读、听算、劳动、运动等,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如手抄报、实践报告等。
三年级语文教师唐曼红说,在“双减”政策出台前,曾多次设想过给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但因为各种原因,设想从未真正落实。如今在“双减”的大教育背景下,自己真正将“双减”的作业观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堂,精心设计,争取让作业减“量”但不减“质”。设置分层作业,让每一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营养餐”。
课后“面批”解决学生难题
与作业减负相匹配的,则是丰富的课后服务。记者发现,何家坳小学课后服务采用的是“4+X”模式。其中4是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课后作业辅导,共有4天,参与率达到87%。
“通过课后服务,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同时也帮助家长解决了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二年级数学老师谭典为说,在“双减”前作业居多,两节课后三点半的时间并不能让学生完成作业。“双减”后,在优化学生作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三点半课堂,学生可以在第一节课堂做作业,并交由老师批改。第二节课堂,老师可以针对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学生有不会做的问题还可以当面问老师,及时发现、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此前最担心的是,退出学科类培训后,孩子的疑难问题无人解答,但有了这样的课后服务,再也不必担忧了。”家长李先生表示,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让他们为孩子取消了学科类培训,孩子也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社团活动成孩子们特长舞台
而到了周五,则进入孩子们最期盼的社团活动时间。
每周五下午的社团课时间,学校有近70个社团兴趣班供同学们自由选择搭配,包含艺术类、体育类、生活类、科技类、益智类等。为落实“双减”政策,学校上学期又增加了鼓号、文言文、信息技术、阅读、跳绳、书法等班级社团40多类,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不仅如此,学校还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汇报演出,如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校园歌手”比赛、 科技节、艺术节、 篮球、羽毛球、田径体育比赛、跳绳比赛、诗歌朗诵会、才艺展示、每学期期末的社团节目专场展演等。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舞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特色成长。
特别是该校的戏曲、主持人、礼仪社团,还在国家级省市区级比赛中屡次获奖,春天乐团、朗诵节目多次在省市区各大剧院演出,社团也成为培养艺体各项突出人才的显要阵地。下一步,学校将以“创新内容、精品展示、拿出成绩”作为校园社团发展目标。
让学生的亮点绽放光芒
“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找到自己,让他们得到更多的价值认同,让他们的亮点绽放光芒。”四年级语文老师毛毅莲说,“双减”不只是教学的变化,一个学期以来,自己努力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个性化成长。
“既让宝贝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又让我们享受到了美好的亲子时光。”寒假前,一年级语文老师郭玲收到家长的一段暖心留言。留言中写道:特别感谢老师每天用心地设计作业,不仅作业更丰富有趣了,并且孩子大都能在学校完成,于是孩子会花更多心思去研究那些更具拓展性的作业。相信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孩子在学校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2022年2月12日,又一场迎接新学期的“头脑风暴”在何家坳小学展开,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方向和思路。校长欧阳小珠表示,将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谱写更美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