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东平
北京冬奥会各项目比赛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全世界目光都聚焦在冰雪赛场上。放眼体育活动的整个社会结构,奥运会一定是位于塔尖的明珠,光芒璀璨,而广泛的青少年教育则是其扎根于大地上的塔基。
青少年是奥林匹克运动生生不息的源泉,奥林匹克精神也在不断激励青少年成长。青少年教育一定是包含和突出了体育的教育,而体育也必定是融合在教育之中的体育。这是关于奥林匹克与青少年教育之间的辩证法。
值此奥运火炬在家门口再度点燃之际,有必要重提近几年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词汇——体教融合。因为,这与奥林匹克所提倡的实为同一件事,其宗旨都在于培养具有健康完整人格的未来之才。
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第一项第一条就写道,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这一条,提纲挈领地为《意见》全文奠定了基调。这份文件,是我国对未来青少年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也是体育教育第一次被放到了最核心的位置。《意见》提到的健康第一、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及文明精神野蛮体魄,都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不同面相,也都在本届冬奥会中有着最鲜活的体现。
本真的体育教育,需要去唤醒参与者,让其发自内心去热爱运动。体育学界有个概念叫“终生体育”,学生时期的短暂教育显然不足以促成于此,唯有真正唤醒青少年,让他们转而开始自我教育,才是唯一途径。而唤醒一定来源于乐趣的发现。
这里的乐趣,倒未必一定是对冬季项目的乐趣,因为所有项目都同宗同源,唤醒的关键在于引导青少年去发现和感受身体活动的快乐。
如今,我们再次身临一届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盛会,见证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诞生,看到一大批优秀的00后运动员脱颖而出。这些,也都共同促成了一个去发现体育价值的时机。
对基层教育工作者而言,此时更应将塔尖上的奥林匹克运动与塔基上的体教融合上下打通,将奥林匹克精神浇筑进青少年教育工作中,而此次北京冬奥会就是一个大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