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枫
1月25日,中国银行官网公告称,为积极响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及行业协会号召,进一步加大减费让利力度,自2022年2月1日起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和人民币个人小额活期存款账户管理费,您名下中国银行所有个人借记卡年费(含以往年度欠缴的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当日起不再收取。
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中国银行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虽然这些年来,银行卡年费屡屡引发争议,国家发改委、银监会也早于2014年联合发布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新规,推动银行免收借记卡年费和个人账户管理费,但各家银行依然不情不愿,拖泥带水,不甘心放弃这块诱人蛋糕。
虽然按照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借记卡可以继续收年费,但监管规定毕竟是底线,而银行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能停留在底线水平,理应更为积极地执行新规,回应民众的期待。
现实中,一些银行往往有意钻政策空子,不仅不主动告知储户免费政策,通过完善自身服务“能免则免”,反而在储户申请免费时,设置相关条件,如要求本人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开户行办理才可取消等。
可以看到,借记卡年费之所以被诟病,不仅是因其收费和服务不匹配,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现实中被动办卡、重复办卡问题较为普遍。
各家银行为推广自家的业务,与用人单位合作,通过各种捆绑,让用户办了一堆银行卡,从工资到交通罚款、养老等都要办理指定的银行卡。由此导致许多银行卡利用率很低,甚至处于睡眠状态。在此情况下,银行通过收年费薅用户的羊毛,不仅有违商业道德,更有为用户“挖坑”的嫌疑,往往用户卡里没多少钱还被“倒扣”年费。
实际上,年费收入相对于银行庞大的营业收入而言,占比很小。为了这笔钱,与用户较劲、和舆论对抗,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所以,与其坚持收费,在免费政策上玩小聪明,坐等用户主动申请,还不如主动全面取消。
如今,中国银行已经打响了免费第一枪,且收获了一片好评,其他银行也该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