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亮
中央网信办日前发布关于开展“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聚焦春节期间网民使用频率较高的平台环节和服务类型,聚焦解决影响上网观感、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生态问题,为网民尤其是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喜庆、祥和的春节网络环境。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切实维护网民利益。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对象之一,就是借疫情、社会热点事件等挑动网民对立,进行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
网络暴力犹如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就在几天前,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的自杀让很多人心痛不已。网络暴力差不多是压垮刘学州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刘学州成长过程中,可以忍受村中的闲言碎语、同学和老师的霸凌和孤立,忍受得了从小学六年级就工作赚钱上学的苦,但舆论的过度介入特别是网络暴力的涌现,无疑击碎了刘学州的心理和情感防线。在法律专家看来,亲生父母的冷漠、网络喷子的诽谤,一步步将刘学州推到绝境。
自网络暴力出现以来,倒在它枪口下的人不在少数。一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谩骂当事人的恶习没有改变。有网友在刘学州的微博评论区留言质疑他利用寻亲给自己炒作、立人设,利用网友的善良博取同情心。个体有意识导致集体无意识,每个人逞一时之快却让被攻击者受到轮番轰炸,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多少人的心理强大到能承受这样的攻击,又有几个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体会过被攻击者的感受?
针对网络暴力,刘学州曾在微博评论留言称,“诽谤是违法的,保留证据了”。可刘学州已经不在了,就算是诽谤、有证据,可又有谁去为他捍卫权利,让网络暴力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又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之时,我们要痛定思痛。治理网络暴力,不下狠手不行,不出重拳也不行,在继续向网暴坚决说不的同时,要借此次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以露头就打的果断、有效管用的举措,遏制住网络暴力的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