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亭序的国风文化体验馆售卖的虎元素儿童服饰。 记者/廖智勇 摄
▲我市传统文化爱好者制作的虎头装饰。 实习生/刘倩妤 摄
策划/沈勇跃 执行/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廖智勇 实习生/刘倩妤
戴虎头帽、行周礼、剪窗花、贴门神……春节临近,国货、国粹、国风等“国字号”商品和文化产品成为今年年货“新宠”。
“国潮”品牌受年轻人追捧
随着国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近年来,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国潮风”。五粮液与冰激凌合作,火了;大白兔奶糖限量版唇膏,一支难求;鸿星尔克被顾客野蛮消费,一夜翻红……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国产品牌搭上“国潮”快车,引爆市场热度。
在株百一楼超市记者注意到,护肤品牌“老字号”百雀羚新品包装饱含浓郁的中国风,生动的花鸟工笔画包装备受年轻女性消费者青睐。换了新包装的农夫山泉矿泉水很多系列也都是浓浓的“国潮风”,比如一款“长白雪”天然雪山矿泉水,将东北虎、花栗鼠、松雀鹰、中华秋沙鸭4种生活在长白山的珍稀野生动物形象印在了产品的外包装上。
服装领域的“国潮风”也是越刮越烈,除了李宁运动装,很多品牌服装也都推出带有京剧脸谱、汉字等中国风元素的纹饰。一名销售员表示,近段时间,带有虎元素的服饰、鞋子十分走俏,销量可观。
在京东和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各种各样的带有“国潮风”的商品不胜枚举。比如一款印有虎头、祥云纹样的坚果大礼包,售价99元,月销量达4000多件。又比如某品牌推出的大白兔奶糖味香水,售价285元一套,月销量3000多套。
据统计,去年淘宝消费者人均购买非遗、老字号商品超过2件,其中“80后”“9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7成。以“80后”“90后”甚至“00后”为代表的“国潮青年”不再盲目崇洋,而是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个人的消费体验。而以中国文化、中国美学为载体的国货,备受年轻人的热捧。
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兴起
除了“国潮”品牌,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也在渐渐复苏。在“未来云·环球中心”二楼,一间名为“汉亭序的国风文化体验馆”的文化场馆吸引了许多市民参观拍照。场馆占地面积大约200平方米,馆内布置有纸质宫灯、灯笼、琴台、水榭,环境雅致古朴。工作人员全部身着汉服,身上的服饰、配饰以及发型都十分考究。
场馆负责人陈溪告诉记者,国风文化体验馆装修就花费了近40万元,开馆不到1个月,已经有近5000人次来体验馆参观。
“平时来的大多是年轻人,以汉服爱好者居多。最近几天我们搞年俗文化交流会,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参加,孩子们特别感兴趣。”陈溪说,近段时间,体验馆的客流量增长了一倍,场馆里的年俗文化产品也十分走俏,虎头帽、虎头鞋、银项圈、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年画等商品已经卖断货,现在顾客想买还要预约下单。
就读于重庆大学中文专业的株洲女孩焦茗慧是一名汉服爱好者,为了迎接农历新年,她在网上花费800多元钱购买了一套明制传统服饰,准备过年期间以及来年正月十五穿。寒假期间,她还自己动手剪窗花,制作生肖元素的绳结、挂饰等手工作品送给家人、邻居,她亲手制作的这些小物件颇受欢迎。
“我们班50多个人,有8个人是传统文化爱好者,我们都加入了学校的汉服社。”焦茗慧说,近几年,学校里穿汉服的学生越来越多,民族文化受到越来越多“00后”的推崇。
希望传统文化“热”起来“传”下去
“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传统文化关注不够,出现过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有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勃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株洲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燕婉说。
曹燕婉表示,中国人的味觉和基因都有记忆,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她乐见“国潮风”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她希望传统文化不仅要“热”起来,还要“传”下去。
“民间文艺家协会也将利用好虎年春节的契机,帮市民们找回年味,做好年俗文化传承。”曹燕婉还表示,明年正月十五,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在天元区时光里艺术中心举办闹元宵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共庆元宵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