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一巷维修前后的对比照。通讯员供图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周蒿 通讯员/谭洪汀)“在微信群里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1月18日,指着楼栋中已经进行过封闭处理的隔潮通风口,石峰区铜塘湾街道清水塘社区塑料厂小区15栋的居民竖起了大拇指。
事情源于“幸福石峰”监督与服务微信群中的一句“吐槽”:塑料厂小区15栋在旧城改造范围内,房屋周边道路因铺设沥青而抬高,导致原位于较高处的楼栋隔潮通风口在下大雨时,常有进水现象,居民担心存在安全隐患,会影响房屋结构安全,于是在微信群进行了反映。
接到居民反映后,石峰区纪委监委迅速落实,由社区网格员现场了解情况后,及时上报至旧城改造指挥部,指挥部迅速安排施工人员,对隔潮通风口进行封闭处理。
这是石峰区以微信群服务群众“零距离”的生动缩影。2021年,石峰区纪委监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到突出位置,持续加大对“幸福石峰”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工作力度,实行“微信社群管理系统接单—网格化管理平台派单—区各职能部门办理—区纪委微群办审核结案”闭环管理模式,推动微信群监督质效得到有效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该区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平台交办工单920件,核实办结908件,办结率98.6%。区纪委监委发布微群专报4期,组织召开微群工作调度会议2次,督办解决重点疑难问题12件。
“发挥监督与服务微信群沟通交流作用,并在现有基础上融入中纪委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功能,深入整治教育医疗、养老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微腐败’。”石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该区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这些问题,全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相关链接
群众反映:出行不便
处理:维修路面,保障出行
北岭社区居民反映,35路车终点站至田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段人行道破损,许多砖块松动,雨天积水影响出行。接到群众反映后,社区网格员立即向田心街道城管办汇报,由城管办对接市政公司,安排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将松动的砖块进行清理,重新铺设,将人行道进行修护。
郭家塘村村民反映,中车大道至野卜塘组路面出现一个大坑,严重影响村民出行。经了解,该破损是由施工造成,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项目负责人。由于已近年关,公司放假无人处理,郭家塘村支两委研究决定,由村里先行垫资购买一车碎石,并组织村支两委成员、联防队员以及野卜塘组组员一起将塌陷路面填平,保障居民正常出行。
金盆岭社区居民反映,金盆一巷路面塌陷严重,影响出行,街道和社区积极对接相关部门,经区城管局统筹安排,确定了道路维修方案,历时一个多月,对该道路重新铺设沥青,现已修复完毕。
群众反映:安全隐患 处理:及时消除隐患
先锋社区居民反映,幸福路下坡处右侧护栏生锈断裂,存在安全隐患。社区网格员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并上报给了区交通运输局,该局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察看后与社区协同处理,一周内拆除了旧护栏,并重新安装新护栏。
铜塘湾社区居民反映,江湾名府一期前坪成了大货车停车场,大型货车、渣土车出入频繁,两个用于阻挡大型车辆进出的石墩遭人为破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区微群办协调,相关部门及时通知车主移走了坪内车辆,区城管局调入土方封闭了路口。
群众反映:环境污染 处理:关停违法车间
新民社区居民反映,时代路佳佳酒店对面的污水处理设备噪音很大,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工作人员到现场测量后发现,该酒店上午10点测量的分贝数为58,晚上测量的分贝数是40,均未达到国家噪音分贝数的标准。在未达到噪音污染标准的情况下,建设单位仍然更换了鼓风机,降低了设备声音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噪音扰民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万泥塘社区居民反映,樱花地带小区附近工厂晚上十点多排毒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工作人员核实后发现,该工厂为株桥下属破产单位减水剂厂,原单位利用现有设备租赁给私人加工,因企业无法提供排污作业许可证,市生态环境局石峰分局依法封存了其生产车间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