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区送年货“大礼包”,温暖居民心。 受访者供图
▲春节前志愿者看望慰问孤儿。受访者供图
▲“希望小屋”让爱心不断延续。 受访者供图
困难群众的生活冷暖,党和政府牵挂在心。连日来,为了确保困难人群度过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全市各单位进行了深入的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并致以新春祝福。
通过株洲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以及整理2022年株洲晚报为特困群众送年货950户名单发现,50岁以上年龄段的困难群众是最多的。经信息检索,记者找到了58岁的郑立志。他生活在天元区马家河街道古桑洲社区,家庭成员5人,本人患有直肠癌,儿子在外打零工,儿媳意外摔伤双腿,妻子在家带年幼的孙子,家庭困难。他家被划为了因病致贫的类型。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低保救助对象绝大多数是因病致贫所致。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残疾、孩子上学等原因。2021年9月起,我市实现城乡低保审批由“评议为主、计算为辅”转变为“计算为主、评议为辅”,“分档定额救助”转变为“精准差额救助”,全市共计实施临时救助人次比上年增长27.4%,平均救助水平达到1080元/人次。
●关爱困境儿童成新常态
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的义义(化名)今年15岁,与76岁的爷爷一起生活,是炎陵县公益志愿者协会帮扶的23名事实孤儿对象之一。1月16日,王淑婷等5名志愿者给他家送来春节的慰问,亲情陪伴、心理辅导、同吃同劳动,把温暖送到义义心坎上。
孤儿、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等身处困境的孩子,是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也是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新修订的《株洲市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适度拓展对象范围。因学致贫家庭也有相关政策,包括贫困家庭高中生免除学杂费、中高等职教育生活补贴等。
1月8日,茶陵片区“一米阳光”关爱精神障碍家庭儿童项目,为71名精神障碍家庭儿童每人送去一张书桌、一张椅子、一个台灯和课外书;2022年,醴陵市已为2户困难家庭孩子打造了明亮舒适的“希望小屋”……关爱困境儿童成为社会新常态,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
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是今年重点工作之一,要资助家庭困难学生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