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克可以很轻,大约1.8瓶500ml矿泉水的重量;900克也可以很重,成为一个生命的重量。
2021年11月10日21时54分,在市妇幼产科医生的帮助下,孕29周的林女士(化名)诞下早产宝宝康康(化名)。让人感到揪心的是,仅有900克的康康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大腿只有成人拇指粗,各个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出生不久即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市妇幼产科医生准备行急诊手术前,医院新生儿科已准备好暖箱、呼吸机及特殊药物的配置。当康康情况稳定后,立即将他转入新生儿科。一系列抢救后,宝宝呼吸情况较前稳定。随后的几十天里,医护人员轮班24小时守护在温箱旁,监护仪上每一个数值的跳动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
11月11日,宝宝胃管里引流出少许咖啡色液体,经过观察与会诊,考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11月12日,康康肠管扩张加重。当天下午,小儿外科、麻醉手术室、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专家为其进行肠管双口造瘘术。在他们的努力下,康康又挺过了一道难关。
康康作为医院第一例年龄最小的肠道先天发育不良的手术患儿,在新生儿科得到了全面的照顾:模拟子宫内环境的温箱、严格的体温管理、呼吸道管理、精确到零点几毫升的药物剂量……科室主任王平和护士长李新凤带领医护团队成立了治疗和护理小组,24小时“一对一”守护着康康,同时密切检测他的血氧、血气及各项生命体征。康康的妈妈林女士回忆:“我和宝宝当时的情况都很危急,因为市妇幼保健院的好口碑,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里,现在看来,我的选择太正确了。”
历时62天,康康的各项生命体征都逐步恢复正常,从900克增重到2100克,终于迎来了出院的这一天。“这两个月,是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当爹当妈’照顾康康,对他们的恩情,感谢是说不尽的。”面对手上粉嫩的宝宝,康康的父母动情地说道。
(图/文 宋芋璇 通讯员 顾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