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姚时美 通讯员/黄谷)1月6日,中南大学与株洲市政府协同创新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双方签署6个合作协议,将在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株转化等6个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携手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校地合作的新样板,奋力将株洲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协同创新推进产业升级
中南大学与株洲市政府签订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株洲市“3+3+2”现代产业优势和中南大学科研优势,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株转化,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医疗健康科技创新合作,联合推进醴陵市陶瓷产业升级。
●深入合作实现成果转化
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与醴陵市签订共同推进陶瓷产业升级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中南大学人才、科研、智力资源优势和醴陵陶瓷产业、园区及政策优势,促进双方全面深入合作,实现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落地,推动醴陵市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建平台,共享资源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与中车株机签订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协议,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方向开展深入技术合作,建立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和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深层合作攻坚关键技术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与天桥起重签订面向金属冶炼场景的天车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产学研合作协议,依托双方产学研合作基础,就《面向金属冶炼场景的天车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进行深层次合作。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助力企业产品开发
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菲斯罗克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快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进度,开展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组建研究中心,打造国内一流校企产学研基地。
●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全面合作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与中车特装签订轨道交通工程装备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在轨道交通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发挥各自行业和领域拥有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探索发展新模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