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昌穿着单薄的外套。 记者/杨凌凌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杨凌凌
特困群众档案
编号:023
暖心对象:刘维昌
住址:芦淞区龙泉街道荷叶一村9栋
65岁的刘维昌只有一个儿子,从读初中开始,儿子的精神就出现了异常,随后被诊断为精神残疾。20年来,刘维昌朝五晚九地辛苦忙碌着,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时刻陪伴在病儿身边,照顾着他,用默默付出和不离不弃诠释了父爱的伟大。
1月4日,我在社区干部的指引下,找到了正在废品收购站卖废品的刘维昌。他坐在三轮车上,身上穿着单薄的外套,鞋子烂了几个洞。
在一室一厅的家里,堆满了刘维昌从附近收来的废品。在这个没有一丝装修痕迹的家里,唯一像样的东西就是一台旧彩电。
刘维昌一个月卖废品的收入约在160元至200元之间。再加上低保,父子俩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
照顾一个37岁且患有精神残疾的病儿,对于65岁的刘维昌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计。
“忍着,还是要坚持,总归是自己的孩子啊。”如果单是身体累点,刘维昌也许觉得不算什么。可儿子的病情特殊,情绪容易激动,经常好一阵坏一阵。
“孩子发病的时候,我心里最难过,既担心会出什么事,又怕吵到邻居。”刘维昌告诉记者,每每看到儿子捶打自己,往地上扔东西,又唱又骂,他只好一边小声劝慰一边偷偷抹眼泪。等儿子的情绪平稳了,他又帮他洗脸洗手整理衣服,默默收拾零乱的屋子。
这样的一幕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有时候发生在半夜,他就一夜不能睡觉。
“没钱给孩子治病,我这个当爹的对不住他。只要我还活着,就要管好他。只要他好,吃再多的苦,我都无所谓。”二十多年来,刘维昌从未出过远门。
周边的邻居和居委会对刘维昌的遭遇十分同情,平常只要能帮的,都尽量帮助他,这让刘维昌十分感激。
微心愿
这几年,刘维昌身子骨是越来越不耐寒了,天一冷只好窝在床上取暖,他希望换条暖和的羽绒被或棉被,好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