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区残联上门评残暖人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市三三一医院医生上门集中评残。 通讯员供图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李理)“陈老的残疾评定有着落了!”前不久,芦淞区残联联合市三三一医院评残医生在白关镇举行集中评残,48名目测人员在白关镇姚家坝卫生院进行评残鉴定,还有8名行动不便的群众在家里迎来了评残工作人员,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米”。

    集中评残活动现场,一位父亲在自己完成残疾评定后,医生又通过视频问询、发出动作指令、查看病历等方式,为其正在住院患骨软骨瘤的儿子完成残疾评定。

    残疾人“评残难”问题得到有力有效的解决,还要从一次巡察说起。

    此前,芦淞区委第一巡察组在入户走访残疾人中,张大姐向巡察组反映她没有办理残疾人证。

    “为什么不办理残疾人证呢?”巡察组追问道。

    “我因身体残疾,出行不便,又没有亲人能陪我去医院评残,所以一直拖着没能办理。”一位残疾人表示。

    “评残难表面上原因是评残流程不够便捷,评残费用高,其根本性原因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不够牢,主动担当作为不够。”童小芳说道。巡察组随即向芦淞区残联下达立行立改交办函,经芦淞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将“评残难”作为典型民生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及时推动解决。

    芦淞区残联在签收交办函后,召开了整改会议。一方面,将评残费用由原来的80元降至58.8元。另一方面优化评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就近和就便原则,灵活开展集中评残和上门评残。

    据悉,自2020年巡察整改以来,芦淞区残联对全区疑似残疾未办理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并新办证544人,开展集中评残7次,评残400余人。为重度肢体、精智残疾对象开展上门评残11次,评残120余人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