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邓伟勇
关键词1 “三个高地”建设
●报告点击:
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新增“四上”企业600家、规模工业企业20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上市企业3家以上。
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新增国省科技计划立项120个以上,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加快打造改革开放高地。实现120家以上企业“破零倍增”,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元。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0个以上。
关键词2 高质量发展
●报告点击:
扩大有效投资。统筹推进600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000亿元以上。
加快消费升级。抓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试点。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行动,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
促进要素增效。大力实施“三高四新”财源建设“116”工程,发布亩均效益企业“英雄榜”,实现税收收入增幅、占比“双提升”。
推动生态提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双碳”要求,创建绿色出行示范城市。
关键词3 长株潭一体化
●报告点击:
加快规划有效对接。突出做好长株潭国土空间、多层次轨道交通、绿心中央公园等重要专项规划对接。
加快产业协同协作。推进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共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长株潭高速外环线和株洲高速环线建设,打通东环北路、华强路、云峰大道、田心大道等市际通道,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
加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三市电子证照共享互认、跨区域一体办理。协同推进三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同城共享”。
关键词4 “五好”园区
●报告点击
优化规划定位。依法依规调区扩区,推进株洲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优化整合。着眼园区主特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出台产业定位目录。
夯实创新平台。支持园区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投资平台,组建株洲市科技创新联盟。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园区管理亩均效益评价、投融资、财政管理、绩效薪酬、人事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园区管理向“泛投资机构”转型。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结、产业向园区集中。
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建立符合园区特色的产城融合模式,促进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和园区“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力争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
关键词5 乡村振兴
●报告点击:
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十大工程”,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实施“六大强农”升级行动,打造环中心城区休闲农业观光带和湘赣边区休闲农业产业带,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快重点城镇建设,推进扩权强镇,培育一批经济强镇。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加快乡村连片开发、组团发展。
今后五年重点任务是
1、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全省排位均前进一位。
3、上市企业、亿元税收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投产项目县市区全覆盖。
4、千亿产业集群、规模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市企业数量实现倍增。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
2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
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
7
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8
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9
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10
抓好十大产业项目:北斗产业园、功率半导体核心产业链与时代电气技改、航空动力重大专项、三一产业基地、长株潭先进硬质材料园、风光资源开发与产业链、大唐华银株电扩容升级、唐人神生猪产业链、北汽产品升级、中车时代新材高分子材料制造基地。
11
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高速永磁电机系统、航空精密铸造、新一代轨道交通转向架、先进高分子材料、难加工切削刀具、国产计算机多路服务器、IGZO靶材、交流特高压瓷套、大功率氢燃料发动机、晶圆再生利用。
12
抓好十大基础设施项目:株洲智慧绿色能源互联网、轨道交通城城市更新、株洲火车站改扩建、清水塘产业新城开发、株洲城区主干路网提质改造、九郎山职教科技城提质升级、株洲城区雨污分流、抽水蓄能、京港澳及沪昆高速扩容(东线)、茶常高速。
13
抓好十大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5万个、资助家庭困难学生6万人;启动市疾控中心新建项目和市重大公共卫生医学救治中心建设;实现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20万人以上;完成市民免费艺体培训3.6万人次;发放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租赁补贴3200户;完成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000户;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0个;建设“幸福屋场”100个;新建“四好”农村公路3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