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收藏的香烟盒(部分)。 记者/易楚曈 摄
▲陈志军正在整理他的“宝贝”。记者/易楚曈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易楚曈
“思思”“旅行家”“蝶猫”“大红鹰”……这些香烟品牌,你都听说过吗?在芦淞区收藏达人陈志军的收藏室中,他珍藏的各类烟盒不只有这些,甚至一些已经停产的香烟品牌也在这里“重现江湖”。
痴迷收藏烟盒40年
陈志军的收藏室不大,十余平方米的房间除三个木衣柜外,还摆放着一张简易书桌和两条靠背椅。
小屋布局与常人家别无二致,但打开衣柜门,琳琅满目的烟盒“世界”不禁让人艳羡。这里不但有各种香烟品牌,同一品牌还有不同包装,没有一个烟盒是重样的。仅两个装裱好的展架上,仔细一数,香烟品牌多达74种。
年过六旬的陈志军,是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退休员工。因工作缘故,经常走南闯北,他萌发收藏烟盒的念头,于是开始收集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烟盒。
“他收集烟盒简直到了忘我境界,就连家里曾遭贼光顾,他首先关注的不是人员安全和其他财物,而是他的‘烟盒子’。”陈志军妻子嗔怪道。
自1982年收藏第一个烟盒,40年间,他已按年份、地域、时代主题等元素,收藏了5000余种的香烟盒,国内除宁夏、青海外的32个省份,国外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收藏的烟盒里有纸、铁、塑料等多种材质,其中年份最早的属越南‘金狮’牌香烟。”陈志军说,每个烟盒收集后,他会辅以填充、定型,而后用过塑机吹塑包膜。整个过程,他就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小心翼翼。
收藏烟盒的故事
每个烟盒背后都有故事。除去家人、朋友赠送的烟盒外,陈志军的烟盒收藏方式大多靠“捡、买、要、换”。
收藏烟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积累,而这个过程蕴含了许多独属于他的美好回忆。
“别人出差前,习惯拾掇衣物,而我每次不忘带几包湖南特色烟。”陈志军告诉记者,但凡火车或汽车乘客抽着他想收集的香烟品牌,他总会想方设法搭讪对方。
“要么让他试试咱们的湖南‘特产’,要么就和他唠嗑,两人话题投缘,香烟换烟盒自然水到渠成。”陈志军一面分享着他的收藏故事,一边摆弄着他收集的珍贵烟盒。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我的爱好。”陈志军说,为了收藏烟盒,他多次遭遇过尴尬。“一次出差途中,我想着买盒当地特色烟回去丰富藏品。正准备付钱时,我发现地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烟盒,索性烟也没买,便将地上的烟盒揣兜里,结果被卖烟的柜员投来鄙夷的目光。”
退休后的他,爱好在各小区遛遛狗、转转弯。“遛狗是‘兼职’,主业实际上仍是收集、发现需要收藏的烟盒品种。”正因如此,陈志军在附近小区收获了十余种各省市的香烟品牌,这可让他乐了好几天。
想办一个烟盒展览
对于陈志军来说,烟盒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五连冠’牌是为庆祝1986年中国女排五次世界夺冠,‘大吉利’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金香港’是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思思’‘淑莲’‘薪田’则是湖南各地的地方特色烟……”每个烟盒的时代背景,陈志军如数家珍。
“上世纪80年代的烟盒,和如今的烟盒相比,无论是烟标设计,还是纸张印刷及烟盒上的广告,都能清晰感觉到时代的变化。”陈志军说,随着时代滚滚向前,此前“百花齐放”的地方卷烟厂,如今或消失、或兼并重组。这样的变化,对于烟盒收藏者而言甚是遗憾,但对于我国香烟制造迈向市场化、生产标准化,这无疑是时代的选择。
翻看陈志军收藏的一个个烟盒,我们仿佛在阅读一本“中国地图”,“北京”“南京”“长沙”“黄鹤楼”“黄果树”“庐山”“宽窄巷”……在这里应有尽有。
一个烟盒即是一幅字画。在陈志军眼中,烟盒不仅是藏品,更是历史和艺术的结合缩影。“办一个专属烟盒的展览,让更多人看到它们、了解它们。”这便是陈志军最大的愿望,他不希望这些老香烟品牌就此被历史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