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河老街的繁华旧影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老街上,斑驳老屋与新房相对而立。 记者/伍靖雯 摄

    ▲曾经的马家河供销社,店内用的还是旧时的立柜。 记者/伍靖雯 摄

    ▲沿街走去,偶尔能从一两幢建筑外墙上剩下的“南北物资贸易公司”等模糊字迹,追忆老街当年的繁华。 记者/伍靖雯 摄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伍靖雯

    湘江流到株洲,遇上了蜿蜒起伏的山冈,被迫绕向西边方向流淌了几十里,山冈纵横间有一条河港,当地人称马家河。沿水而生的,还有一条马家河古街,在水运发达的旧时,这里的商贸曾盛极一时。

    如今的古街,繁华褪去,但记忆犹存。

    “马家河”与“马下河”

    抵达马家河时,雨水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有些凉,老街的红砖土瓦浸润在雨水中,又是一番古韵。

    没几个行人,街上显得清冷,但连着走进几家敞着门的屋子,主人都格外热情。问个路,屋主人总会端杯茶来,邀请我进门聊上半刻,笑容亲切,仿佛招待许久不见的亲朋。

    说起马家河,大家的印象便是古街。但实际上,这古街也有新街与老街之分。

    据株洲市地名首席专家彭雪开研究,马家河老街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长300多米。

    解放后,这里陆续有了供销社、粮店、学校等单位,人口聚居,便在旁边另辟一条宽约10米的新街。两街只有一岔口相隔,街尾也有小巷相通。

    75岁的谢栖云,住在新街的街尾。如今说起自己居住在“栗雨街道”,她总觉得这名字有些陌生,“还是‘马家河’这名字好,叫了一辈子,改不掉了。”她笑称。

    马家河又名马下河、马霞河,关于这地名的由来,相传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溯湘江,船行至雷打岭附近,正德皇帝离船上岸,御马下船后便直奔江边畅饮。当时这里是繁忙码头,人流穿梭,难得见一高头骏马饮水湘江,皆惊呼“马下河了”,“马下河”变成了这个码头的名字,后来又演变成了“马家河”。

    无论民间传说是否属实,但清朝同治年间,“马家河”便成了这里的官方地名。

    曾是远近闻名的“商业街”

    自1950年设立马家河乡,到1958年,马家河乡的管辖区域范围达到了顶峰。“包括乡镇合并前的马家河镇,再到石峰大桥和枫溪大桥的河西段,都属马家河乡的管辖范围。”湖湘文化志愿者彭水明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介绍,几乎可以说,大半个“河西”,在那时都属于马家河乡管辖。

    这一切,不可不归功于马家河老街。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马家河老街可以说是十里八乡最繁华的地带之一。港口处大小商船云集,把煤炭、石灰、百货等运进来,又采买米谷、家畜、水果等农产品运出去。

    街上的老人回忆,四五十年代,这条麻石铺就的老街有70多家铺子,其中有名的大商号如“唐恒泰”,还有“陈明记”“隆裕酱油”等,附近乡镇的人都会到这里买东西,老街上还有歇脚的凉亭,方便来买东西的人休息,也是附近居民们夜里纳凉的好去处。直到1975年,为了方便汽车进出,原本的麻石路面逐步被水泥路取代,凉亭也在改造中不再。

    往事如烟,如今走在老街,入眼的再没有繁华的商业,而是斑驳的老屋,错落挤在日益增加的新房当中。沿街走去,偶尔能从一两幢建筑外墙上剩下的“南北物资贸易公司”等模糊字迹,追忆老街当年的繁华。

    老街的生命力

    老街最古老的建筑,大抵是街正中的一清代祠堂——“黎家祠堂”。黎家祠堂,资料显示属于黎培敬家族。黎培敬是咸丰十年进士,官至二品巡抚、漕运总督,以清正廉洁著称,谥文肃。

    住在祠堂对面的谢爱连说,祠堂多年无人照料,原来的黎家族人也不知去向。

    因无人修葺,祠堂外墙早已斑驳,一些废弃的木板被遗弃在地。入口的台阶上杂草萋萋,刚要和人感慨,突见一只鸟儿落在屋梁,唧唧喳喳,便给老街又增添了一些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在见到曾经的马家河供销社时便觉更为完整——老式红砖房、木质玻璃窗二层货柜,一切都是古旧的模样,让人觉得还停留在过去的时光。

    这是这条街上开了最久的商铺,上世纪50年代由原来的“陈渭记”和“袁益盛南杂”两家商铺改建而成,担负着当地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物资的供应任务,是当时农村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如今,这家店的主人是冯冬华,上世纪90年代他接手商铺后,沿袭原本的买卖至今,前店后家。

    冯冬华不在,妹妹冯辉在店里帮衬。“之前房顶漏水,外墙也斑驳了,半个月前,哥哥搞了次大整修,现在还没把货上齐……”冯辉指着占据了两面墙的玻璃立柜说,以前这里放着各式南杂北货,煮饭的锅具、脚穿的布鞋、身穿的衣衫,好不热闹,哥哥的愿望,便是将这家老店一直坚守下去,期待老街有一日重绽芳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