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2021年就医吃药那些事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三批集采次次瞄准“用药痛点”,400余个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约50%;医保谈判再纳新药好药,首次为高值罕见病救命药“亮绿灯”;集采高值医用耗材再度“发力”,人工关节平均降价82%;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面启动,异地就医服务再升级……2021年,医药领域交出的“民生账本”可圈可点,这背后“增”的是民生福利,“减”的是百姓负担。

    “一粒药”里的“民生账本”

    随着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后,国家医保局在2021年先后开展了三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其中,前两批国家药品集采拟中选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落地。

    药品集采“国家队”还在2021年首次涉足生物制药领域,对糖尿病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进行集采,首年采购需求量达2.1亿支,并将于2022年上半年落地。

    同样是为老百姓减轻用药负担,2021年岁末的医保目录谈判备受关注。此轮谈判共有74种新药进医保,涉及癌症、高血压、新冠肺炎等多个领域,并首次纳入高值罕见病用药,这为患者用药带来了更多选择。

    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再“发力”

    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冠脉支架在今年1月1日落地,均价700元的冠脉支架惠及大量患者。据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至11月,医疗机构共使用中选产品冠脉支架131.14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使用数量增长33.46%。

    2021年9月,第二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发令枪”瞄准人工关节,对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进行集采。中选的人工关节预计从2022年3至4月份开始陆续投入使用。集采后,拟中选的人工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人工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从均价700元的冠脉支架到进入“千元时代”的人工关节,体现了国家深化高值医用耗材治理的决心。

    就医便民举措“落点多”

    受益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利,更多患者不需要再邮寄报销单、委托亲属,以往花费一两个月才能办好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线上完成办理。

    据介绍,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已经覆盖全国97.6%的统筹区和12万家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累计结算突破1000万人次。

    提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开通医保电子凭证、医保关系转移接续……2021年多项就医便民举措同时推进,进一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看病就医服务更加便捷。

    (据新华社)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