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收藏来的旧船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1976年昭陵过河票。

    ▲株洲雷打石过河票。

    ▲老吴收藏的部分过河票。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易蓉 摄 ▲1980年响石大队过河票。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易蓉

    俗话说“隔山容易隔水难”,说的就是隔着一座山还可以翻过去,但隔着一条河就只能望洋兴叹了。过去,依江而治的株洲,渡船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过河票则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我想将那段时代的记忆保存下来。”于是,吴文武用30年的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收藏株洲各个渡口的过河票,至今已有数百张,整理出来有两册书那么厚。在他看来,这些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小小过河票,就是时代奔流的最好见证。

    数百张过河票,见证株洲渡江时代

    吴文武,人称老吴,在株洲冶炼厂坚守一线岗位30余载,直到2018年才退休,但他的另一项“事业”,从未停歇。

    那就是收藏各种票证,尤其是代表“株洲特色”的过河票。

    “株洲依江而治,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湘江株洲段都没有桥,一条湘江把株洲分成了河东河西两个区域。在没有桥的时代,渡船是人们过河的重要方式,人流、物流都要过渡,过河票也就应运而生。”老吴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喜欢收集老课本的老吴在市区的一家废品店,看到了夹带在书中,作为废纸买卖的各类过河船票。从此,细心的他开始有意进行收集、整理,从市区的湘江沿线渡口到各区县渡口,从渡人到渡车,所有的过河票被他精心保存在一本本文件夹中。

    从老吴收集的过河票中来看,湘江在渌口区和天元区境内曾有40多处码头,其中朱亭、淦田、昭陵、三门、雷打石、渌口、马家河等处规模较大。渌水横穿醴陵和渌口,在醴陵境内就有近30处码头。流经的攸县、茶陵的洣水及其支流,曾有码头58座,其中攸县港和茶陵港的规模较大。

    “原来的白石港码头又叫石灰码头,因为以前石峰山周边有许多石灰窑,生产的优质石灰从白石港码头运往外地。此外,白石港码头还可以运百货南杂、农副产品等。”老吴指着其中的一张过河票介绍说。

    每一张过河票,记载株洲历史文化

    在有些人看来,这些物品也许并不值钱,但老吴却认为,这些票证是那一代人记忆的最好载体,而收集票证最大的乐趣在于能够透过这些票证看到当时的社会百态,感受时代进步。

    “有几个人知道,简体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推广的呢?”吴文武翻开一册过河票收藏集:“这是1957年前的过河票,上面的字体都是繁体字,后来1958、1959年的票证上,偶尔能看到繁体字。再后来,所有的票据和证件基本都用简体字来书写。由此可见,中国繁简字体分水岭当在1957年。”

    韶光流转,世事变迁,1988年株洲大桥落成,交通工具也越来越便利,渡船开始渐渐淡出株洲人的生活。“但这是属于株洲的历史记忆,也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印记,我想要做那个记录者。”老吴说。

    如今他那个40平方米的小房间,就像一个小型博物馆,从老旧发票、车票、证件再到株洲厂矿的产品老商标,无所不有,老吴对它们都如数家珍。

    作为一个纯粹的收藏爱好者,老吴的票证基本不出手。曾经,老吴参加一个展览,展出自己的收藏品,有一位市民当场提出20万元收购,但被吴文武拒绝。“这些都和株洲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流出去了就回不来了。”他表示,希望大家通过观看这些老旧票证,重温株洲历史。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