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聂鑫森

    表征秋天的到来,最让人神牵梦绕的自然景观,是西风中飘落的树叶,仿佛一个个五彩斑斓的鲜活生命走向归途,不能不让古今诗人情澜起伏。

    落叶又称坠叶:“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宋·范仲淹《御街行》)落叶又叫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落木风萧飒,秋清竹锁烟。”(明·文征明《枯木竹石图》)

    写落叶最为人称道的名句,出自唐代贾岛五律《江上吴处士》中。全诗为:“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唐诗选注》一书的注释者评曰:“‘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两句诗写出了秋天的典型景物,而又景象壮阔,是传诵的名句。”

    “落叶长安”也就成了一个典故,常为诗人采撷,并生发出新的意旨。宋代周密有《扫花游·九日怀归》一词,写的是漂泊旅途,思家难归的伤情悲绪。上阕云:“江蒿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自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1963年1月,毛泽东主席写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周振甫评析此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发生显著变化,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此起彼伏,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到1963年,亚洲和非洲五十多个国家赢得独立,近代以来形成的殖民体系迅速解体。广大‘中间地带’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逐渐增长,中国在这些国家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毛泽东同志观察到这些变化,写了这首词。”(《毛泽东诗词欣赏》)此词中有句云:“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西风落叶飒飒有声,有如响箭,射向仇视中国的敌人,雄壮有力,这就翻出了新意。正如此词的结句:“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至将暮;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宋代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明代汤显祖《南柯记·侠概》:“恨天涯摇落三杯酒,似飘零落叶知秋。”

    树叶凋萎,多落树根边,于是就有了“落叶归根”的俗语,一是表达思乡思家之情,二是昭显认祖归宗的意旨。“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虞臣《灞上秋居》)身在异乡,正落叶归根,而他却寒灯独守,不能归家。有位久在异国的友人,曾写《忆故乡宗祠秋庆》的小诗:“漂泊天涯久,秋来叶满庭。祠堂槐树畔,花鼓只遥闻。”抒发的是一种渴望认祖归宗的心绪。

    秋风落叶,往往营造出一种与高人逸士性情相通的清寂意境,让人景仰。“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依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唐·李商隐《北青萝》)另一位唐代诗人雍陶的《韦处士郊居》:“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这位“韦处士”虽未直接写到,但景语即情语:潇洒地面对年衰,于寂寞中感受红叶飘坠的诗境。

    尽管落叶让人感知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宋·张辑《疏帘淡月·秋思》)却有诗人从另一角度体悟它带来的愉悦,生发豁达的处世心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黄庭坚《登快阁》)“寒来千树薄,秋尽一身轻。”(清·李穆堂《落叶》)“叶落万林疏,山堂斜照朗。”(清·孔尚任《题画》)

    (原创首发)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