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陈正明 通讯员/唐艳丽
12月18日,茶陵县虎踞镇黄石村山坳里,宝海生物公司废水循环池内的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一改过去黑臭不堪、污泥堆积的境况。该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得益于纪检监察部门强有力的监督。
宝海生物环保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盯上了
宝海生物因废水循环利用不规范、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先后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省有关专项整治组点名。今年,宝海生物环保问题被纳入全市“洞庭清波”专项行动整改清单,由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挂牌督办。
“我们在了解掌握企业一手资料、对职能部门履责情况详细摸排后,以问责为切入口推动整改。”茶陵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县纪委监委一方面采取“贴身”日常监督方式,压实职能部门、属地单位主体责任;另一方面,成立专案组,对宝海生物环保问题中履职不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立案调查。最终,市生态环境局茶陵分局和虎踞镇党委政府7名相关人员被追责问责。
纪律监督“利剑”作用彰显,与宝海生物环保问题相关的各职能部门迅速行动,从自身职责、主管业务入手,全面督促问题整改。8月25日,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宝海生物污染农田问题办结;9月14日,省污染防治“夏季攻势”中宝海生物涉铊问题销号;9月27日,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宝海生物重金属污染问题销号……一个个被中央、省点名的具体问题在纪律监督下迅速整改、及时销号。
“跟踪式”监督,确保整改成效
每个销号问题是不是真改到位了?茶陵县纪委监委在收到责任单位销号申请后,并未一“销”了之,而是联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对有关问题开展“跟踪式”监督,确保整改成效。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定期开展监督“回头看”,并积极与上级纪委监委对接,通过异地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宝海生物相关环保问题进行督查检查。
“不仅要推动问题整改到位,还要深化标本兼治,守住一江碧水。”茶陵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茶陵县以宝海生物环保问题整改为抓手,举一反三,建立全链条监督机制,护航生态环境。
自“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茶陵县查办生态环境领域案件5起,共追责问责47人,其中科级干部25人,茶陵洣水流域违规垂钓、洣水茶陵段采砂乱象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