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风雨更伤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聂鑫森

    当风雨送春归,曾经姹紫嫣红的春花相继飘落,这种景象最能触动诗人敏感的神经,引起惜春、伤春的千思万绪,于是,“落花”成为一个永恒的意象。“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宋·晏殊《浣溪沙》)

    花落即花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南唐·李煜《相见欢》)。落花又称飞花:“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宋·秦观《八六子》)落花还有种种别称,如落红、残红、断红、乱红、坠红、乱花……试举二例:“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近日风。”(宋·欧阳修《采桑子》)“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宋·辛弃疾《摸鱼儿》)

    《红楼梦》第27回,写林黛玉惜花、葬花,其吟咏的《葬花吟》(自然是曹雪芹的杰作)令多少读者泫然泪下。“从艺术上看,这首诗使中国诗歌的‘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花就是人,人就是花,花人合一,葬花就是自葬,悼花就是自悼。”(季学原等所著《红楼梦诗词精华》)脂砚斋称:“余读《葬花词》,凡三阅,实凄楚感人,令人身世两忘。”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阁,忍踏落花来复去……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因花落象征春尽,引人伤感,于是诗人便联想倘若春花不开,也就无花落之悲怀:“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唐·杜牧《和严恽秀才落花》)而唐人李贺的想象却很奇特,东风吹动花飞,如同男女的自由婚恋:“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南园》)此处的“可怜”意为可爱。

    清代诗人龚自珍有两首写落花的诗,为选家和评家所珍视,堂皇而入《清诗选》(丁力选注)。第一首为古风《西郊落花歌》。他一反古人写落花伤春的故辙,歌颂落花的壮观、奇丽:“……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奇龙怪风爱飘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娥眉。……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落花之多之美之雄奇,如钱塘江之涨潮,如汉光帝大破王莽兵百万,如众多仙女洗脸倾倒的胭脂水,如周代的琴高骑鲤出水上天浪花飞溅,如天上所有的仙女都来到凡间。因而诗人希望花落了又开、开了又落,一年中天天有落花美景可赏。

    他的另一首出自《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成了一位品德高洁、无私无怨、甘于贡献、提携新人的楷模。“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当下常常引用的名句!

    (原创首发)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