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变质,监管哪去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项向荣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辽宁海城的中小学生家长反映,学校配送餐给孩子们吃的肉多是廉价鸡排、鸡块,见不到猪肉,有的鱼丸是超市廉价冷冻食品,甚至“孩子多次在饭菜中吃到钢丝球、虫子、头发和创可贴等东西”,乃至吃后经常拉肚子。

    不久前,河南封丘发生“营养午餐致学生腹泻呕吐”事件。学生吃的肉和豆腐明显有馊味,配餐中也吃出过机器零件、虫子、塑料管等物。

    都说孩子的事没有小事,可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还是出现这些丑恶现象?据海城纪委监委测算,孩子们的每份配餐12元餐费中,至少有2元成了各方面的回扣,存在利益输送问题。

    由此看来,学生们吃不上干净饭,是因为一些管理者不“干净”,本该是安全“守门人”,却被糖衣炮弹撂倒了,监管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只能空转。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取消了食堂,而采用中央厨房式配餐。这虽然方便了很多,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少。

    有些配送餐的招投标问题不小,围标、陪标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比如,据人民网报道,云南彝良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招投标项目就被不法商人串标操作,还牵扯出受贿、滥用职权的官员。如此违规招投标,使得中标者不注重餐饮质量,而将更多的成本用于经营人际关系,就容易导致学校营养餐出现负面问题。

    这不是反对社会力量承办学生营养餐,而是说,应该健全社会力量承办学生营养餐的机制,加强对整个招投标过程、配送过程的监管,做好餐饮卫生监测,同时提高准入门槛,让供应方在充分竞争中优胜劣汰。

    (本栏目欢迎投稿,已发稿的作者请联系本报编辑部领取稿费。)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