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有故事的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宋才逢

    相信周作人前辈的话:“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感同身受。这会儿,下午三点左右,同赵钱孙李四个老友,围坐在市郊休闲山庄的竹寮里,虽不瓦屋纸窗,但原始世外桃源般建筑的竹寮茅草覆顶、篱笆墙、竹梁竹柱、绿竹栅栏簇拥,鸟语花香环绕,且人工导引的流泉看得见的淙淙轻唱。来一壶”碧螺春”,边品边听美女“茶博士”侃“碧螺春”的故事,也还谐和我们一众老生常谈慢生活的闲适心境。

    美女”茶博士”的嗓子银铃儿样,风姿绰约,如歌似吟——

    各位“饮君子”,摆在你们面前的这壶茶的茶叶,来自苏州太湖的洞庭山。洞庭山分东山西山,东山乃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恰屹立太湖之中小岛。

    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年,东洞庭山莫厘峰上有一种奇异的香气弥漫,不知何物所为,混沌懵懂的山民误传为妖精作祟,故无人敢上山造次个究竟。

    还真有不信邪不怕事的女子,谷雨时节,白家姊妹白玉白兰结伴,就从居住的西洞庭山岸码头乘舟涉水东进莫厘峰深山老林砍柴,爬到半山腰,忽闻—股清香随风扑面。于是,两人抬望眼,一路不歇气朝峰顶寻觅而上,并未发现什么怪物。好奇心驱使,两人为探传言究竟,哪惧危险,越是危险越向前,趁年轻心火蓬勃,终于攀上悬崖。登上峰顶,兀见峭壁岩石缝里生长出几棵茶树,正绿油油着,且有芳香—阵接一阵正自茶树间伴风飘漾过来。

    可能是鬼使神差,姊妹俩手脚并用经过一番辛苦,终于霸蛮采摘下树上的一些茶叶揣入怀中,之后,两人背着砍下的柴火下山。

    不曾想,一路走,怀中的茶叶一路勃发出浓浓郁郁的香气,氤氲迷人。

    到家了,又累又渴,两人各自掏出怀中的茶叶摊放桌上,霎时满屋香气绕梁不散。姐姐白玉赶忙去灶屋烧了一壶山泉水,水沸,妹妹白兰摆好茶碗,捏上几撮茶叶投入碗里,姐姐白玉拎来炊壶,倾注两只碗中。泡了,喝了起来,碗到嘴边,沁香入脾,两人点首笑靥如花同说:爽爽爽!

    ——她们,手里的茶碗就没放下来,接连兑水泡了几泡。姐姐白玉品咂道:—口入喉,满口奇香;二口下咽,喉润神清;三口喝罢,疲消乏祛。其间,两人喜出望外,商量着,决心再去莫厘峰上,把那几棵茶树安全地移回家来栽种。

    说做就做,次日清晨,姊妹俩收拾一应行头,复上莫厘峰。寻到那茶树,小心翼翼使锄头连根兜挖了,—人三棵茶树用背篓背了回家,移植于西洞庭山的山脚下沃土,从此精心培育,虔诚向隅,敬若神明所赐。

    西洞庭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迷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裕环境。沐浴日光月华,浸淫山风雨露,几年后,六棵茶树枝繁叶茂绵延,生发的香气吸引了四邻八乡。姊妹俩把采摘的芽叶揉制烘焙后,泡了招待众乡亲,大家喝了赞不绝口,问这是什么茶?妹妹白兰俏皮笑答:“吓煞人香”茶。

    打那时起,口碑传送,“吓煞人香”茶,土著们普遍引种繁衍成座座茶园,绿满洞庭西山与东山,茶香袅袅天下。

    ……

    听着美女“茶博士”讲娓娓动人的故事,瞅着目前杯中的神奇:索条纤细,卷曲成螺状,满披茸毛,色泽碧绿;沸水冲泡,芽叶小展,螺螺如意自行剖开,沉浮间渐显芬芳清馨,暗铜色芽条拥拥挤挤;汤绿水澈,品之妥鲜美生津,齿颊留香也。毫无疑义,回味亦将偕岁月共悠悠。

    此时此刻,不需动员,个个鼻翼翕动,嘴唇张合,小啜更胜畅饮的,一众老者不由大嘘小叹:真不错,名茶名不虚传呀!——谁还忍心说穿它的故事乃“商业杜撰”呢?

    见我们气氛欢洽,美女“茶博士”凑趣递予我们—人一张小广告卡片:碧螺春,古名”吓煞人香”,产于苏州吴县的太湖洞庭山。史书说:碧螺春,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自古少。”

    围坐休闲山庄竹寮的赵钱孙李及我,顺着这张小广告卡片,话题伴思绪一时朝洞庭山展翅飞扬而去。

    老赵的茶后感:开茶馆的,没有不能说会道的,这位美女毫不逊色早年沙家浜的”阿庆嫂”,好一个生意场上的靓角嘛!老钱跟进:有美女殷勤有故事佐茶,确是赏心悦目之乐事。老孙道:今日属“碧螺舂”的C位,况味人间,茶道、茶艺反而无关紧要的。老李笑笑说:美女“茶博士”美得有文化有底蕴有觉悟,到这儿喝茶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把玩手中的青花瓷杯,竟直呼:像周作人讲的,今日与各位老友享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了。下回再邀周吴郑王几位老友,一齐和大家共饮“碧螺春”,图个久久长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