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又铮
湘东某小区门口的一块空地,早晨总是成了菜市场,家住附近的农民朋友,提篮挑担,天刚亮就赶到这里,抢先摆上自己的菜担子。
最东头一位卖主,头发花白,瘦瘦的个子,大约七十来岁,精气神却很足,坐在箢箕搁着的竹扁担上,望着有人争买自己的菜,一副春风拂面的笑脸,显得蛮高兴。几把翠绿的大蒜,一大堆鲜红的萝卜,十几捆水灵灵的小白菜和一蛇皮袋芋头,不知怎的吸引了不少的人。
一位胖娭毑,随手抓起几个红萝卜在老人面前晃了晃,“这多少钱一斤?”老人说:“三块钱一斤。”她立即装满一布袋,“请看看这要多少钱?”老人笑着说:“这三斤不会少,拿八块钱吧。”老太太提起布袋,掂了又掂:“这哪里会有三斤?七块钱吧。”老人又笑了笑,“你若不信,我借秤来称一下。”胖娭毑马上说:算了。她数给老人七元钱,笑着离开了。有个戴黄色瓜皮帽的人,看到人多,趁老人没注意,从蛇皮袋偷了十几个芋头,悄悄溜跑了。一个女顾客发现后,大喊“抓贼”。老人听到后,连连说:“算了,算了。”不到一分钟,一位中年妇女举起几根大蒜,高声叫着:“老人家,这要多少钱?老人回答:“给两块钱吧。”中年妇女皱起眉头,有点不高兴的样子:“什么两块钱,给你五毛吧。”“五毛就五毛”。老人仍然笑了笑:“你愿给多少就给多少。”
一会儿,老人菜担前又挤进几位顾客。娭毑、老倌们,经天长日久观测、了解到,这位精瘦老头最好打交道,从不大计较斤斤两两,元元角角。如果腿脚不方便的人或身体多方面残疾的人,来到菜担前买菜,不收一分钱,他会送给一些时鲜的菜蔬。这天,老人的菜快卖光时,有位干部模样的男子走近菜担旁,连连同老人打招呼:“您老人家好!您儿子工作忙吗?”
原来这位男子是老人认识的老乡,现在镇机关工作,早就知道老人的儿子在外省一个偏僻县当县长,已有五年;前不久,给本乡的贫困户捐款25万元;并资助了三名在校大学生。此刻,老人抖了抖身穿的蓝色棉袄,嬉笑着对男子说:“我不知道他忙不忙,每年过年还是回家住了两晚。他要我莫种菜卖菜了,我说你当你的官,一定要当老百姓希望的好官。只要我身体好,也一定卖老百姓喜欢的不放化肥、不打农药的放心菜。”有人赞曰:县长老爸真不耐,每日乐做小买卖。菜鲜量足计较少,顾客争抢笑开怀。世人当官亦如此,群众满意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