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章
杨如 呼啸而来的全媒体时代,记者是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探索者。我们既要用好变量,创新不止,又要坚守常量,守正不渝;既要面对现实,拥抱技术,又要仰望星空,全力以赴。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之路,努力为读者呈现多角度、立体化,有内涵、有温度的报道。 新时代媒体变革,变的是传播方式,不变的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我们依然用脚步坚守初心,用镜头和笔杆坚守使命。在新的征程中,练就更强更全面的全媒体业务能力,讲好株洲故事,传播好株洲声音。
孙晓静
静悄悄的,记者节又到了!传统媒体的冬天尽管漫长,但没有一个冬天能够阻挡住春天的脚步。一如没有一个暗夜能阻挡住清晨的到来。
如何做一个新时代全媒体记者,在融媒大潮中与时俱进,又不忘初心和使命,记者有话说。
曾彦予
今天是记者节,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不同。
全媒体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一直在寻找社会变化,而自己,也在变化。客户端、全息视频、H5、直播滚动播报……技术迭代升级,传播载体创新,新闻工作者也在加快重塑自己。媒体融合发展产生的机制力量,推动着每一个媒体人练就“十八般”武艺,拥抱新时代。
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在路上”。记者职业见闻广博,阅人无数,我们记录他人的故事,同时也在谱写自己的人生乐曲。我相信,每一位记者,或从事过记者工作的人,都不会后悔人生有这样一段时光,有幸见证社会事件,得以体验各行各业的生活。正是这些经历,赋予了时间意义,也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继续坚持走下去。
谢慧
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做一名记者,我只是想成为一名纪实摄影师,可一次偶然的缘分让我进入报社练习拍照技术,之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近些年,在融媒浪潮的推动下,我已从一名单一的摄影记者,渐渐地成为一名能拍、能剪、能写的全媒体记者。作为一名从业十余年的摄影记者,从拍照过渡到拍视频,甚至剪辑,一切顺理成章。
从去年开始,我下定决心克服自己的弱项,努力学习写作,尝试着写一些简讯和视觉配文,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写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今后,我想拍一些高质量的图片专题和有温度的视频故事,在新媒体的路上继续燃烧自己的影像梦。
谭筱
“当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和我的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和我的新闻在路上。我是一位永远在路上的新闻人。”今年是我进入记者生涯的第六个年头。这期间,有苦、有甜,更有感动。
尽管只是一个数字,可在这6年时间里,是记者二字,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依然记得,我第一次拿到新闻记者证时的喜悦。
无论是在初入记者行业的网媒,还是到如今的全媒体记者,就像前辈们常说,做新闻工作时间越长,发现自己要学习的越多。只有不断地学习、观察,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成长为引领时代、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庆幸的是,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我想新闻工作者永远是一群记录人间值得的人,我也希望我可以记录下更多。
融媒体时代,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打通了纸上和线上的壁垒,在融合中共生。
深度从来都是刚需。如果仅仅停留在“阐述事实”的报道层面,那纸媒的竞争力已经远远被自媒体甩在身后,无异于“自废武功”。一个好的新闻作品,需要打磨、也需要运气,我们不能为了适应趋势而一味的“快”,有时候慢下来、有深度的东西更能“解渴”。
在受众细分、内容精准定位的时代,新闻生产不再是记者一人的孤军奋战了,你得有一个“大后方”,得有“十八般”武艺,当然时刻都不能忘了“铁肩担道义”的初心。
不日新者,必日退。
从报纸文字记者到全媒体记者,有变也有不变。
变化的是身份。以前在幕后与键盘打交道,噼里啪啦的敲击中,反复修改,琢磨那“铅字块儿”。现在,全媒体时代要上得厅堂(视频出镜、连线采访)、下得厨房(视频拍摄、剪辑),还得能歌善舞、讲段子“抖包袱”等“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还记得第一次上镜,紧张得NG近10次,双手紧扣的“做作”,脚趾恨不得在地面上抠出个三室两厅。还记得为了做好一个全媒体产品,相机、手机轮番换,只为了最终呈现元素更丰富。
不变的是初心,不变的是新闻理想,不变是那些一直追随的读者朋友。他们通过我们的变化,从单纯的纸张转战到手机、电脑等小屏幕。我们一起为正义发声,我们一起为身边的温暖感动,我们一起体会这座城市的清晨日暮,通过全媒体时代,我们的频率更同步,心跳更接近。
廖智勇
曾几何时,有人说我们是追寻真相的福尔摩斯,有人说我们是伸张正义的无冕之王。
曾几何时,人们一张报纸一包烟,办公室里坐一天。
时代浪潮里,我们光环褪去,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路在何方”成了每一个媒体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时代在进步,新的融媒体形式下传播平台不再是限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作为传统媒体人,眼前的确面临挑战,肩上的确压力陡增,但铁肩担道义的职业责任没变,还原真实、恪守正义的新闻良知没变,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岗位、关注民生、传递温暖,采写出更多鲜活的、有价值的新闻,承君(读者)此信,定不负卿!